王鹏又说道:“那,那要还是卖不出去咋办?”
陆秋原恨得牙齿有些痒痒,就差骂他们烂泥扶不上墙了。
“再卖不出去,就都卖给我,从我的股份里扣!”陆秋原还真就不信,未来的铺面是不会涨价的,这东东在今后的二十年左右的时间里,都是只涨不降的,“我的股份不够,还有我姐,我让我姐掏钱买还不行么?”
对于陆秋原的有钱姐姐,这二人是无比信服的。人家可是大老板呀!
可接着赵炳旭又说出一句话,听得陆秋原眼睛一亮,目放贪光。
第二百一十章 疯狂不需要理由
赵炳旭看到陆秋原轻松地几句话,就把他们面临的难题都给解决了,让他从心底往外地佩服。但陆秋原谈到把没有卖出的铺位打包抵押给银行的时候,他忽然间想起了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
赵炳旭说道:“可是我记得,,,在我家那儿,很多人从银行贷款,也不用什么抵押物呀!”
一言惊醒梦中人。
我勒个叉叉的,这是什么年代呀,贷款都可以不用抵押物。银行的钱,那可真是不用白不用呀!
陆秋原依稀记得,刚刚改革开放那断时间,银行里的信贷员可都是拉人发放贷款的,因为每个人都是有放贷任务的。后来,听说不少人借用这样的贷款发了财,成为了大老板,但也有很多人因为还不上贷款让银行也形成了许多呆死帐。
应该说传统的华夏人是古朴的,在借钱的时候,首先想到自己该怎样才能还上。因此在那时候放贷显得有些困难。但反过来想,如果从银行借到了钱根本就没想着要还,那问题就该从另外一个角度考虑了。
所以这样的贷款制度,把一些人铸造成了滚刀ròu。你是借钱给我了,可钱我已经花掉了,现在换不上,你能把我怎么样?,,,如果还想让我还?那也很简单,再贷一批更大款子给我,我先还你之前的旧账,怎么样?到底贷款是不贷呢?,,,其实,我只是暂时周转不灵而已!
于是,社会上盛传了这样一句话:“欠款过百万,公安不敢抓,法院不敢判!”
是呀,这样的人抓了,账目就成了呆死帐,谁还能还银行的债呀?银行为了确保自己贷出的款项不成为呆死帐,只能不断地贷款给这样的人,扶植他。盼望他重新盈利,好还上他们贷出去的款项。
这样的纵容形成了更多的问题,造就了更多的、更大的赖皮。
当然。后来赖皮们也都学聪明了。把一些破旧的汽车,荒芜的厂房当成抵押物抵给了银行;价值虽然远远不足,但至少也让银行有了一点儿抓手。
后期银行方面也对这样的贷款进行了整治,但在一九九三年。还是有人能够不用抵押物从银行贷出款子来的。当然,这样的人物无一不是需要有点背景什么的;显然,赵炳旭就是这样的一类人。
陆秋原整理了一下思路,不疾不徐地说道:“不用抵押或许能够贷出一部分款项出来,但这样贷出的款项一般是需要靠面子才能够实现的。面子这东西用一次就少一次,而且一般贷出款项的数额都不是很大,,,这种贷款不是王道。”
听陆秋原这么说,一旁的赵炳旭若有所思地点着头。
只听陆秋原继续说道:“搞房地产这东西,贷款是一定要用的,尤其是在今后这二十年里。善于用好一笔贷款。就能把你们的事业带到一个崭新的境界,踏上一个新的台阶。”
王鹏则听得直摇头,他很难想象,创业是怎么和贷款是怎么就联系到一起来的。
“房地产行业是典型的资金密集型行业,具有资金量大、风险xìng较大、循环周期长、资金回笼慢等特点,对资金的依赖xìng比其他行业要大得多。因此。资金链运转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