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道,众人心里画魂儿,这老道到底有什么神奇之处?

    “敢问道长可有忌口不吃的东西么?”陆秋原试探地问询玄鸿子,,,但其内里的潜台词是问,“道长可曾受过道门五戒?”

    道教是华夏土生土长的教派,两千多年流传下来,分支很多,所受戒律各有不同。比较传统的就是道家五戒,一般人们分辨道士派别可从受没受这道家五戒来判断。

    所谓道家五戒:即老君五戒,就是托称太上老君演说之戒第一戒杀,第二戒盗,第三戒yín,第四戒妄语,第五戒酒。道教规定,篆生弟子受三戒后,再受五戒,五戒与三戒为八戒。五戒在天为五纬,天道失戒则现灾异;在地为五岳,地道失戒则百谷不成;在数为五行,五数失戒则水火相薄,金木相伤;在治为五帝,五帝失戒则祚夭身亡;在人为五脏,五脏失戒则xìng发狂。五戒失一则命不成。

    陆秋原前世对道家学说亦是略有涉猎,想问他出身是哪个教派,好与道士做更为深入的jiāo流,但直接问其出身显得有些莽撞,只要迂回一下借着饭口探问一下对方有没有受过道家大戒,这也是对其出身最便捷的衡量方式。

    “贫道概不忌口!”玄鸿子的回答十分简洁。

    道士也有出家和不出家的区别,不出家的又称“居士”。金、元以前,都是不出家的道士,没有必须出家的道士。金代全真教等创立后,才有了出家制度(即丘处机的传戒制度)。道士分全真和正一两大派。全真派道士为出家道士,不结婚,素食,住在道观里,男为道士,女为道姑,皆蓄长发,拢发于头顶挽成髻,可戴冠,男道士蓄胡须。

    而正一派道士则可以结婚,吃荤,大部分为不出家的道士,也称火居道士,少部分为出家道士。不出家的正一道士,一部分在宫观里活动,也有一部分没有宫观,为散居道士;没有宫观的散居道士,一般情况是平时穿俗装,住在家中。正一道士多为男xìng,不蓄长发和胡须,发式与俗人相同,他们不穿道装时,看不出是道士。此外,正一派弟子须经过授才成为有资格的道士,而全真派弟子则须经过授戒。授、授戒均有严格规定,仪式非常隆重。

    看着玄鸿子飘然飞舞的胡须,陆秋原则有些个纳罕了,不忌口的道士应该是正一教派的散居道士,可这个玄鸿子有了道号,留着胡须,还不忌口,就让陆秋原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

    这到底是哪门子道士?陆秋原心里疑惑不已。

    看邋遢道人大盘二坐地在那里等着上菜,前面得了陆秋原的jiāo代,众人不敢大意将烤好的菜品一样样端将上来,还特意开了一瓶本地烧酒。

    老道也不客气,抓起烤ròu烤鸡胡吃海嚼起来,不时还端起酒杯喝上一口。陆秋原在一旁小心陪着,同时招呼胡小军,锤子,冷艳玲三人一同过来吃喝。尊敬客人,也不能怠慢了自己人不是。

    酒过三巡,菜过无味,老道吃得不亦乐乎。

    陆秋原在看到自己的兄弟们都吃饱之后,也打发他们离开。锤子和胡小军知道陆秋原有话和老道要谈,纷纷站在不远处守卫,防止陌生人靠近。

    在只剩下玄鸿子与陆秋原二人之后,陆秋原决定放开心胸好好和这道士谈上一谈。

    “敢问玄鸿子道长,师从哪位高贤,拜入的是哪一道门宗派?”陆秋原感觉自己境界得到了升华,连说话都开始这么斯文,这么有文化了。

    听到陆秋原的问话,玄鸿子蹭了蹭手上的油脂,看了看陆秋原,反问到:“道士就一定要有门派,有师傅么?”

    玄鸿子的问话把陆秋原给造楞了,半天不能出声。

    “道爷我没有师傅,也没有门派!”玄鸿子还是揭开了陆秋原的疑惑,甚至还带着点得意。接着又点不善,“你是觉得没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