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5/11)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意要摆程亦风上台了——明知道他在兵部的每一天都如坐针毡,明知道他对兵法毫无兴趣,明知道他笃信“攘外必先安内”程亦风咬着嘴唇,忍住按本性说出一切的冲动:现在要稳住局面,一定不能让冷千山继续利用这些单纯冲动的年轻人。

    已经在细雨中站了好一会儿,他感觉背后的衣服透湿——不知是雨水还是冷汗。便打了个寒噤。冷千山看到,偷笑了一下,道:“想来程大人有高见——咱们不如还是进义学里去谈吧。图过程大人受了凉,岂是国家之福?”

    可不是如此!生员们哪里知道他没安好心,赶紧把他们心目中的“军神”请进义学。一群人将程亦风团团围住,害他本来想香公孙天成求救,却连老先生的影子也看不见。今天的这事可大可小,一定要谨慎处理才行,他边走边思考,假装四处参观,实际在拖延时间。

    大部分的桌子上都是兵书战策,《孙子》c《六韬》无所不有——这些都是程亦风去年被赶鸭子上架到了兵部之后看过的书。不过有一本他却没有见过,叫《古今战策注》。大约生员们先前正在抄写,砚台里磨好了墨,毛笔架在一边——楚国宫廷贵族和士大夫们崇尚华丽,学界也染了这风气,一支简单的毛笔,也要在笔管上缀一只精编璎珞。程亦风皱了皱眉头,计上心来,道:“诸位一心报国,其情可表。所说不愿为陈规陋习所束缚,不愿坐以待毙,也都是至理。不过,何为古圣先贤验证多年流传下来的治世之法,何为奸佞肖小一代一代造成的积弊,诸位还要分清楚了才行。”他指着那笔:“比如这个璎珞,就是积弊。写字难道要用它么?你们是用璎珞,而有人就用珠玉。整一个京城若有一千支挂了珠玉的笔,浪费的银两可以采办多少军粮?”

    这笔本是那家境较好的生员之物,听言,登时红了脸,一把将璎珞扯下了,道:“程大人教训的是,学生惭愧。”

    程亦风笑了笑,道:“这部《古今战策注》在下从来没有看过,是诸位学弟们编的么?”

    为首的那生员道:“正是学生们遍的。程大人不弃,请指正。”

    程亦风道:“好。你抄一部给我,我来看。”

    那生员大喜,道:“是。大人何时要?”

    程亦风道:“就现在,你抄。”

    那生员虽然觉得有些奇怪,但不疑有他,立刻坐下来提笔欲写。可程亦风一伸手,将砚台挪走了。生员正奇怪,程亦风又一伸手,将纸也拿开了。

    “大人这”

    程亦风从笔筒里又拿出五六支笔来,递给他道:“请抄吧,在下等着看呢。”

    其他的生员都忍不住了:“大人,光有笔,没有纸墨,怎么抄?”

    程亦风微微而笑:“哦?原来光有笔是不能写字的么?那为何你们以为朝廷只要选用晓得兵书战策的官员,国家就能富强安康?”

    生员们都不禁一怔,哑口无言以答。

    “想来程大人有高见了?”冷千山似笑非笑,“依程大人之见,国家怎样才能富强安康呢?”

    程亦风不理他挑衅,自取过一支笔,蘸了墨,于纸上写下“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九个字——他的书法以行书见长,但这时刻意用正楷,写得十分规矩。“诸位都是读圣贤书的人,哪位来同程某解释一下夫子的这句话?”

    生员们面面相觑,有人道:“夫子说,要专心致至于根本,基础确立,大道才得显现。”

    程亦风点了点头:“夫子所谓‘根本’又如何?”

    生员们读熟了四书五经,当然理会得孔孟之道,他们晓得程亦风探花出身,学识非凡,都想要给出个最精辟的答案好让他嘉许,于是思索了片刻,七嘴八舌回答得五花八门。有的说,是“修身”,于是讲“温c良c恭c俭c让”;有的说“孝弟也者,其为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