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了变通之后,很容易把“我跟你说真的”也当成“原则上”的东西,那张五分钟出品的时间表就是一例。
以前在国产电影里常看到以下镜头:一个人用qiāng指着另一个人的脑袋,声泪俱下地陈述种种非杀他不可的理由,结果大多虚惊一场,不是被“刀下留人”阻止就是出现了锋回路转的情节,反正就是没杀。等到我把这种镜头归于“原则上”一类时,又看到了“玩真的”的版本:目示对方,传递一个“我要杀你了”的信息,然后举qiāngshè击,“砰”地一声把对方击倒在地。真酷。
而且,连“我跟你说真的”这句话都不必讲。
职业的和非职业的
午餐时间,邻桌隔板后传来嘤嘤泣声。这时
非职业的:跑过去嘘寒问暖,试图安慰。
职业的:若无其事,静静地上网或翻看杂志。
座位像蜂窝一样密集的办公室里,事端也一样纷乱无章。利益错综复杂,由同事而朋友几乎是奢望。因此他人的事,无论公私,都不必涉猎过深。默默地递张手纸过去,已是最大的安慰。可惜办公室配备齐全,每人面前都有抽纸一盒,因此连这一人文关怀也显多余。
头脑风暴会议上,供职于Sales部门的你提出了一个marketing的绝妙方案。公司希望你继续努力跟下去。这时
非职业的:加班加点,争取使自己的提议善始善终。
职业的:向公司表示,可以提供必要的信息,但希望marketing部门继续跟进,然后迅速脱身。
拿人钱财,替人消灾。但术业有专攻,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如果你以为自己像革命的老黄牛一般含辛茹苦,会好人得好报,那就错了。首先marketing的人怨你井水犯了河水,平白增加了工作量还显得被动,其次你的野心昭之天下,说不定就成了众矢之的。
老板过来拉家常,谈及过去的生活和工作经历,让人唏嘘。
非职业的:恭敬地听,严肃地点头,矜持地微笑,恪守上下级的礼节。
职业的:自然地提及自己,像老友一样亲切地jiāo谈,暂时从工作关系中解脱。
适当的私人感情是工作的润滑剂。老板也需要偶尔地从职业的盔甲中走出,舒展一下盔甲内的柔软肢体。然而千万不要因此而以为你们之间的关系真得被拉近了。中场休息结束后,下一幕又开始了。一切都像没发生过一样。
如果刚才老板几乎要落泪的一幕依然挥之不去的话,就当是昨夜做的梦吧。
结发合同
做业务最刺激的事莫过于签合同。
谈判桌上,利字当头。桌面上唇qiāng舌剑,为的是揭对方的短,护自己的短,争取最大利益;私底下相互揣摩,主要是想估算出对方的预算和实价。如果最终双方走到了利益的jiāo叉点,就签订合同。信誉自合同签订时开始建立,到合同完成之日功德圆满。
有一次,经过多轮回合,总算与一个老客户达成了一致。事实上,多次合作后,我们也已成为私jiāo很好的朋友。
双方眉开眼笑地拿出合同时,她突然说:“其实我们彼此这么了解,为什么还要签合同呢?我是绝对信得过你的。”
我想也没想地回答她:“对,为了不辜负你的信任,我要与你签合同。”
从此她对我更加信任。
还有什么能比合同更好地诠释“可信度”呢?如果我完不成承诺,甘愿受经济惩罚、法律制裁。有了这个底线,你还能不相信我么?
既然“信”可以这样诠释,仁义理智同理可得。比如:“歃血为盟”,几滴血、或者一个大拇指可以把“义”字表现得痛快淋漓,不容你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