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皮薄,再不肯开口。
魏氏见俞承晟面带红云,手指捏着书本,直想把头整个埋进去,晓得自己进来的不是时候。可听完儿女方才的对答之后,又心痒得慌,干脆移了眼不去看俞承晟,只瞥了几眼桌案上的蒙学书本,笑着问了女儿:“杏娘知道君子是什么?”
杏娘小小的手握成了拳头,要是她现在十来岁,自可把前世时写论文记叙文的劲头拿出来,把“仁义礼智信”啥的,长篇大论一番,只可惜她现在是五岁,再早慧也不敢如此出风头。
组织了些这个年纪的孩子会说的话,她才抬起头,说了一个最保险又孩子气十足的话:“哥哥给我讲过外祖父的事情,我和他都觉得,君子就是外祖父那样的人。”魏家老爷子门生遍布天下,官至翰林院掌院学士,辞官归乡之时却是两袖清风。前世身为布衣百姓,杏娘就极佩服这样的人。在她看来,能在封建社会中做到出淤泥而不染的,实在难能可贵。
魏氏眼前一亮,喊人摆了笔墨纸砚,吩咐人磨墨,要杏娘写字。
杏娘握着笔,故意把右手食指放错了地方,作出一副连笔都不会拿的样子。
魏氏指导了好几遍,她也改不过来。
俞承晟怕娘责怪妹妹,在边上插嘴道:“我怕妹妹手小,握不紧笔,还没开始教她写字的”
其实已经教过了,杏娘握笔的姿势他也纠正过,可惜她在这方面似乎不像记诵那样出彩,写出来的字很难看。
魏氏点头,手把手地教了女儿,好不容易教会了她正确的握笔方法。
杏娘蘸足了墨水写字,笔尖落到纸上,字成形了,没漏笔画,可惜歪歪扭扭,粗细不均,毫无美感可言。
那头俞承晟已经夺过了杏娘的笔,工工整整地写下了一个大字,一番指手画脚之后,让杏娘照着他的字描红。
杏娘写得极认真,效果却不如大家意想中那样好。
魏氏笑着看他们笑闹,嘴上不说,心中却是失望的。
到底还是自己所求太多了啊。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