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熠,则正在心里默数着他哥说了几个字,不算标点符号,总共十五个,恩等等!整整十五个字!

    这可太意外了!

    从小长这么大,李熠很少见自家兄长发十个字以上的言。于是他也开始盯着谢瑜,分外好奇这单薄书生是如何能把李烨逼出十五个字的。

    脑袋上顶着两尊大神,谢三郎心里直打鼓,可面上还镇定自若,只听他道:“欲言国之老少,先言人之老少。”

    “何以见得?”这回问话的是主考方大人。

    谢瑜先是一揖,随后道:“老年人常思既往,少年人常思将来。思既往,故生留恋;思将来,故生希望。惟留恋也,故保守;惟希望也,故进取。惟保守也,故永旧;惟进取也,故日新。人固有之,国之亦然!”

    “恩,确有道理。”方大人点点头,比起下面那些老儒,他为人灵活,懂变通,眼光独到,也是少数对资历不太看重的学士,派他来做主考,景帝是做过一番考虑的。

    “瑜以为,国之希望,在于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谢瑜正色,继续将思想高度升华,“我等铮铮男儿,心怀报国之志!一如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是故,少年以兴国!兴国当少年!”

    稍稍停顿,谢瑜垂眸,最后恭敬行礼道:“此乃瑜愚见,望二位殿下c方大人莫怪。”

    一席话落,周围落针可闻。

    众人皆被谢瑜话语中那份豪气所惊,在场的士子大多十分年轻,普遍在弱冠上下,正是情绪极易受感染的年纪,不由纷纷双拳紧握,面色胀红似血,一看就是过于激动地。

    “此言大善!”

    李烨墨眸深邃,隐见其中光华流转,饶是他再沉着冷静,喜怒不形于色,却也是个少年英才。谢瑜这等豪气与他刚才登高远眺时,如出一辙。

    “方大人以为如何?”

    “甚善!下臣为官数十载,多年都未曾有如此热血沸腾之感了。”方大人抚须而笑,原本衰老的眉眼竟年轻了不少。

    跟在后面的承宣布政使司经历c都事,均在奋笔疾书,赶紧将谢瑜所言一字不落的记录下来,一边写一边想,能得两位天潢贵胄和翰林院学士交口称赞,只要这谢三郎不犯大错,必定前途不可限量!

    不知是不是有意,负责贴策论的巡考,直接将谢瑜的豪言壮语贴到了他第二场所写的那篇旁边,正吵得不可开交的众人连忙扑上去围观,一时间,儒生士林糊了满满一墙。

    远处站岗的卫卒望见这副光景,心头疑惑,现在读书人都开始练叠罗汉了吗?

    一等这些人看完,便如在燃烧正旺的木柴中又浇下一泼沸腾的热油,贡院轰的一下炸了。

    年轻士子深受鼓舞,各个像打了鸡血亢奋,老牌儒生自觉受辱,也是憋得满脸通红。

    双方情绪激动,已经隐隐有犯规动作出现。

    一个老儒指着对面小辈们破口大骂:“治国当用先贤之道!圣人说的才是对的!尔等竖子懂什么!黄口小儿狂妄至极!治国靠少年!我呸!胆敢质疑先贤!当诛!统统当诛——”

    眼看说到最后,结果一口气喘没上来,老儒翻着白眼,一蹬腿儿,直接晕了过去。

    砰!

    这下可成了导火索,直接点燃了老少士林之间的火药桶,众人不再光打嘴炮,撸起袖子就开始斗殴,一边揍还一边继续争辩。

    饶是巡考和卫卒来的够快,乱作一团的士子们还是有不少见血,染血的砚台,撅断的狼毫,破损的书册洒落一地。

    他们用事实告诉世人,保守派与少壮派之间,横着的那不是代沟,是科罗拉多大峡谷。

    当天,从锦州城飞驰出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