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独泊兮,其未兆”
泊:指停船靠岸。也有淡泊c恬静的意思。
我更倾向于理解成淡泊,泊字不管指靠岸还是淡泊,都是代表“静”的意思。所以,这里的泊字应该是安安静静的呆着。
兆:占卜,预示c显现 。如:瑞雪兆丰年。
其未兆:没什么征兆(或者说没什么动作)。
“我独泊兮其未兆”这里应该理解成:只有我安安静静的看着,什么也不做。(别人在狂欢,只有我静静的看着。)
“沌沌兮,如婴儿之未孩”
沌沌():
c愚昧无知c混混沌沌的样子。
c传说中指世界开辟前的状态。如:混沌。
c糊涂,不清楚。(我倾向于“迷迷糊糊”)
孩:c形声。从子,亥声。本义:小儿笑。
c同“咳”。
c小儿,幼儿。
关于“孩”字,很多译文中理解成:小儿笑,“未孩”指孩子还不会笑。
这种说法很不负责任,我们都知道,婴儿一生下来就会哭c会笑,老子怎么可能会说“像一个还不会笑的婴儿一样”呢?
这里出现两个词:婴儿和孩。
从字面意思来看:婴儿代表刚出生的幼儿,孩指的是孩子,孩子的定义就比较大了,我个人认为岁以下的应该都可以说成是孩子,岁到岁的称作少年。
所以,这里的“孩”字,应该指:有一定思考能力的孩子。
那么“未孩”就可以理解成:不具备独立思考能力的孩子。
这样就解释得通了:就像一个不具备独立思考的婴儿一样,迷迷糊糊c浑浑沌沌。
或者说可以理解成:别人都在狂欢,而我却安安静静的看着他们,陷入了沉思。就如同懵懂的孩子一般。
“傫傫兮,若无所归”
傫:同累,疲劳。颓丧。
傫傫:颓丧失意的样子。(个人倾向于茫然,不知所措。当然,这不是“傫”字的原本意思,只是一种感觉)
归:返回,回到原来的地方,归属。
这句话我觉得应该理解成:茫然无措,好像“无家可归”。(我更倾向于:茫然无措,不知道该干啥。)
“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
余:c剩下的,多余的。
c残留的,遗留的。
c不尽,无穷。
c闲暇。
遗:丢失c漏掉。遗漏,因疏忽而漏掉。
这里的“余”和“遗”都是指剩下东西,一个是多出来的,一个是丢了。
结合上面的内容“如享太牢,如春登台”,这里的意思就很明显了。
别人每天都高高兴兴的,而我却高兴不起来。他们似乎总有大把的空闲来挥霍,而我却总我得时间不够用。
“我愚人之心也哉”
愚:c傻,笨。
c欺骗,耍。
结合上面的内容,老子说我跟别人不一样,别人有时间玩乐,而我总觉得时间不够用,我这算是在骗人么?
骗人?骗谁?当然是骗自己,所以这句话个人认为应该是自嘲:我这算自欺欺人么?
“俗人昭昭,我独昏昏”
昭:c明亮;光明。
c明白;清楚。
昏:c暗而无光。
c神智不清楚或失去知觉。
察:c分辨。
c仔细看。
c明辨;清楚。
闷:c因空气不流通而引起的感。
c不吭声,不声张。
在这里,“昭昭”和“昏昏”是对应的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