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结合上面的内容:“昭昭”应该是正大光明c别人一眼就能看明白的意思。“昏昏”指暗淡无光,或者可以理解为别人看不明白。
普通人的所作所为,别人一眼就能看透,而我做什么,别人总是不理解。
这句话我喜欢理解成:我可以清楚的明白别人在想什么,可惜却没有人能理解我的感受。
(我辈俗人怎能明白圣人的想法?所以圣人注定是孤独的)
“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察察”与“闷闷”也差不多的意思,这里要从“闷闷”开始理解:“闷”字含有不流通,不吭声的意思,那么反过来,“察”就是喜欢说话,喜欢讨论了。或者有些牵强,但大概意思是不错的。
普通人做事只怕没人知道,而我不能让别人知道。
(在道德经里,类似的排比句有很多,这里简单说明一下,以后不会另作解释。)
“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似鄙”
以:c原因,缘故。
c把,拿——表示对事物的处置。如:以力服人(用强制的手段使人服从)。
c用在单纯方位词或时间词之前,表示时间c方位c数量c质量c范围之类的界限。
用原因或缘故来解释“以”字有些说不通,用后两种更说不通。所以在这里,我觉得应该理解成:作为。
顽:c愚钝。
c顽固,不驯服。
鄙:c粗俗。
c轻蔑,看不起。
大家都有所作为,而我却冥顽不化,无所作为。
这里简单解释一下,这一句里最后的“鄙”字,本来的意思是指粗俗,看不起之类的,不过放在这里明显不太合适。
结合前一句“有以(有所作为)”来解释,用无所作为会更好一些。
“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最后这一句应该是作为整段话的解释。
老子说:我跟别人不一样。哪里不一样呢?我贵食母。
母:母亲。有哺育c抚养的意思。也指本源,根本。
: 乾,天也,故称乎父。坤,地也,故称乎母。
在《道德经》中,老子对“母”字用了很多次,基本都是指本源或者根本更多一些。所以这里也是作为本源来用。
“贵”为珍贵c重视,“母”为本源,重视本源。
那么,这样理解的话,最后一句就是:我跟别人不一样的原因是因为我更加看重事物的本质。
或者可以理解为:相对于普通人对生活的追求,我更加想弄明白我们为什么而活着。
一一一一一一
由于本章原文内容比较长,所以我对译文作了一下整理:
唯和阿都是回应,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呢?我们怎么去区分它们?
善和恶之间到底有多大差别?究竟什么才是善,什么才是恶?
在做出正确判断的时候,人们需要考虑到大多数人的感受,如果别人都不同意,我们只好另想办法。
虽然这种做法让人觉得荒唐,但这也没办法啊。很多事情我们根本无法做出合理的判断。
众人每天都高高兴兴,跟过节似的,除了吃喝玩乐,别的什么都不管不问。
只有我安安静静的呆着,像一个懵懂的孩子一般,不知所措,人类的未来应该是什么样子的无法看清,就像一个迷路的人,找不到方向。
别人都有大把的时间挥霍,而我总是觉得时间不够用。是我在自欺欺人么?
我可以清楚的知道大多数人的想法,但却没有人能理解我的感受。
普通人做事只怕没人知道,而我做的事不能让别人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