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等等诸如此类的译文,每次看到都让我不由自主的愤怒,好好的一本传世佳作就这么毁在了这些不负责的人手里。

    中国人都想出国留学,去学习外国的好东西没问题。

    问题是他们都带回来了什么呢?

    (本人社会层次不够,我接触到的最多的竟然是外国的教育方式和饮食方面,还被国人学了个乱七八糟,这也证明我是个吃货c混球。)

    而外国人来中国学的是什么?

    据我所知,外国人来中国学的大多都是我们已经抛弃的国学和非文化物质遗产之类的东西。

    是中国没有其它好东西?还是说外国人不自量力?

    曾经跟姐姐讨论过这个问题,姐姐说:一则取其精华,一则取其糟粕,不可一而概之,不可同而论之。

    外国人都懂的道理,为什么中国人就不明白呢?

    那些所谓的大师们,除了骗钱之外就没见过做什么好事。

    (有点愤青了哈,人家做的好事其实不少,只不过这样说顺口,过瘾。嘿嘿)

    我没那么伟大,就是个笨蛋c混吃等死的货。

    但是,我喜欢看书,所以我无法接受那些误人子弟的行为。

    然后才有了重新翻译《道德经》的想法。

    结果却又因为签约和稿筹的事把自己弄得精神恍惚。

    这都是自找的。

    既然当初只是为了翻译而翻译,那么就应该为了翻译而翻译。

    既然如此,我又何必纠结于签约和稿筹呢!

    至于稿筹,如果想获得稿筹,完全可以用符合网站要求c符合大众口味的方式来获得。

    比如重新写一本小说,然后把自己的体会加进去,用另一种方式来向世人描述自己的看法。

    而不是像现在这样纠结于一时的得失。

    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需求。

    比如老子和孔子的写作方式,如果出现在庄子和孟子时代,或许也会失败。

    同样,在这个满世界都是小说的时代,想把译文当成主流的行为又何尝不是一种失败呢。

    再说,相比古人,我其实已经成功了。

    短短的几天时间,就有几十人看过我的文章,这在古代或许已经算作是奇迹了吧?

    毕竟孔门弟子三千人,达者也仅仅只有七十二人。

    也就是说孔子作为圣人,成功率也只有四十分之一,更何况人家是圣人,我只是一个混球。

    这还不算孔圣人周游列国所经历的磨难。

    这么一想,我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呢?

    所以,不管最终能不能签约已经不重要了,我只想把书完完整整的写完。

    或许,如果我一直坚持写作,等有一天我成为大神时,这本书会成为另一个神话。

    想通了,心里也舒服了很多,继续码字中。

    谢谢各位书友的关注。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