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更深入一层,“呼吸”的含义其实就是:母亲的呼吸。

    通过所有的分析与解构,排除了所有疑惑与恐惧,患者才能一个空前的平静状态。

    这时候,他的内心平静得只能听到自己的“呼吸“声。

    这个呼吸声就是他婴儿时在母亲怀抱中听到的最熟悉地“母亲的呼吸“声,那是最初也是最强的安全感。

    没有经过心理分析的人,一般不了解这个推理

    他们不明白母子之间的呼吸是相连的

    但是,却并不代表这种相连结的呼吸在他们身上不存在

    因为这只存在于大多数人的潜意识中

    有一个例子,大家也许可以从中看出:这种母子呼吸的连结性

    有一个男孩,在与他母亲的一次争吵时,无意中触发了母亲的伤心处

    母亲一开始的态度很坚决,没有一丝伤感的神情

    但是,当她被触发了这个伤心点时,竟情不自禁地潸然哭泣

    说:“那时候我和你同气连枝,现在却说我不够关心你”

    说起这句话时,她的伤感已无法抑制并重复了几次

    但过一会,心情便平复和宽慰许多

    还有一位内向忧郁的男孩,与父母分房睡已有多年

    偶然的一晚,他和父母同睡一房竟莫名地感受到一种久违和似曾相识的气息

    这种气息给他一种无比安全的感觉

    似乎平时所有的胆怯c压抑c多愁善感,在那一瞬间化为乌有

    由此可见,母子是身心相连的。

    母亲的呼吸声,就演变为他自己的呼吸声。

    听到自己的呼吸声,他周围所有的不良暗示与言语,都会弱化很多。

    心灵达到一个空前而熟悉的安全感,不再焦虑与狂躁。

    这可以称之为一种“微睡眠”状态,每时每刻都可能发生。

    这个时候,他会突然感觉到一种久违的美妙感觉:

    躺在母亲温暖而熟悉的怀抱中,朦胧c美妙c安全。

    对外界的一切又开始充满了好奇。

    (这种好奇感,具体来说就是——对外界既不排斥,也不过分亲近。就像对待刚烈地父性一样,如果太过排斥,实际就是一种刻意逃避,等同于过分关注或亲近。)

    而不像以前那样:先入为主。

    对未知充满着恐惧与不安。

    这种朦胧的感觉才是质的突破,才能够真正依靠自己的本能消除外界一切不良暗示,而不需要依赖心理分析者的指导。

    这些不良暗示有:心理疾病容易复发,不能根治;心理疾病是生理缺陷导致的,不可逆转;你得过心理疾病,永远铬印着不可磨灭的阴影

    这些暗示在他以前看来,没有一条不是致命且绝望的。

    现在,他的所有心理能量全部集中在母亲身上,恢复了最初那颗纯洁和不受污染的心。

    他那种正常抗拒外界暗示的心理机制开始复苏了。

    现在再有人说起这些不良的言语,他就仿佛在妈妈怀里听她讲别人的故事一样,朦胧而好奇;感觉与自己毫无关联。

    他对外界那些无限的金钱c名利,也淡化许多,仿佛也是别人的事。

    要是在以前,他会因为别人巨大的成功和成就,而极端把自己渺小化,失去了前进的动力。

    取而代之的,是最原始的那种横扫一切,认为自己无所不能的自信

    也就是小孩那种对自己能力地夸大性,即使看到一条蛇也意识不到危险,也敢于去抓;即使是几尺高台,也不惧坠落

    虽是夸大,但这种夸大地能力是以后成功和自信的最原始动力

    他也不会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