匍匐蛇行进田畦。
变化还不至这些,村里家家户户接上了自来水,再也不用去井里打水了。水塔就建在村后的山坡上,像一座雕堡耸立着。村里人告诉他,那是净水塔,流出来的水比茶花蜜还要甜。
原来这些都是杨德水当上省长秘书后的变化,杨家村被县里镇里当作了新农村建设的重点村。听村里人的意思,过了年,镇里要把沟通荫溪两岸的廊桥拆了,改建成大桥,说是这样才有现代农村的气息。
杨德水说,廊桥是万万拆不得的,那是祖宗留下来的宝贝,也是我们杨家村的标志,没准哪天就成了旅游景点呢!
他这么一说,村支书和村长都很重视,都保证说,既然你说是宝贝,就算天王老子要拆,我们也不同意了!
这样,才村口盘桓了半日,才回到自己家中。
杨家村是个古老的海边小村,祖祖辈辈都靠打渔为生。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不知是受污染的影响,还是大家的生活条件改善了吃鱼的人多了,海洋里的鱼越来越少,捕鱼人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了,便主动向政府提出改身份,改渔民为农民。许多人不知道渔民跟农民的差别,农民是有土地的,靠耕种为生,渔民是没有土地的,大海就是他们流动的家园。海上捕鱼是件冒险活,运气好,一船鱼就能赚得钵满盂满,运气差,捕不到鱼不说,一个浪头就让你藏身鱼腹。所以,渔民出海前的心情都很复杂,既信心满怀,又生怕一去不复还。杨德水也记不清,杨家村有多少人出海未归,在他的印象中,一到了捕鱼季节,村里总是不停地上演着悲喜剧,一边是哭声震天,一边是笑声雷动。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杨德水从小就痴爱读书,发誓要走出村去,摆脱祖祖辈辈梦魇般的生活。渔改农后,许多人不再做捕鱼的营生了,村里也少了许多大悲大喜的起落,但大家的日子过得也清苦了。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土地少,二是土地贫瘠,多的是盐咸地,长不出好庄稼。杨德水在省委政策研究室的时候,做过一个相关课题的调研,为渔改农的农民们呼吁过一番,也引起了省委省政府对这一特殊群体的关注,免了他们大部分的农业税,还派出一批专家,对他们的土地进行了改良。
按照族谱所记,最早在此定居的杨家祖先,大约在宋钦宗赵恒年间,为了逃避战乱,有河南来的两兄弟带着妻儿逃难至此,结庐而居。初时,两兄弟结庐之处,见荫溪边有一排杨柳,因此以杨为姓。杨姓人最初并不是仗仰出海捕渔为生,而是靠在荫溪两岸的耕种过日子,有闲时,也在荫溪里捕鱼以资生活。荫溪是条通海的溪流,每天受潮水涨落影响,不时有海鱼乘进入溪里嬉耍。聪明的杨家先人,发现了这一规律,便开始在溪口中设网捕鱼,每有丰收。再到后来,人丁兴旺起来,单靠耕种,难以维持生计了,便有人开始尝试在海边捕鱼谋生,再后来,不少人就干脆弃耕当起了渔民,因为大家发现大海的恩赐较之于大地更为宽厚。一代代的繁衍,一代代的变迁,从这里走出去的杨家人,散落到全市各地,有的甚至漂洋过海,到别国谋生去了。但不管漂多远,根子都在杨家村,在琼丰市云江镇这个并不起眼的杨梅山脚下,每年清明节,来这里寻根祭祖的人络绎不绝。这里是琼丰市杨姓的发源地,杨梅山因此也称杨祖山。
关于杨名的来历,还有个说法,是因为后山上有杨梅树。最早来到这里的两兄弟觉得一路逃难,已经够倒霉了,便去了梅字,都姓上杨。
杨梅跟扬眉同音,祖辈人一直传说,杨梅山是块风水宝地,后代子孙,必出将入相。究其原因,大概是因为杨梅山的山势特别,主峰两侧,各有一座副峰,远远望云,就像一顶官帽子,而杨家村,便位于这官帽的正下方。大概三个月前,不知杨芸从哪里听来的小道消息,说是自家在杨梅山上的祖坟的碑石红了,像染了朱砂似的。每年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