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3/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正是阶级斗争在意识形态领域里的反映。”要求读者“不仅要善于在战场上进行阶级斗争,而且要善于在政治思想战线上进行阶级斗争”。

    彭真对《解放军报》的“编者按”很不满意,他在1966年1月2日的一次会上批评说:“《解放军报》在讨论没有展开之前,就说《海瑞罢官》是大毒草,谁还敢发表不同意见?”

    《北京日报》的“编者按”是经过彭真亲自修改审定的,不表示支持姚文元的文章,而是强调对《海瑞罢官》这出戏有不同意见,应该展开讨论;讨论应该按照 “百花齐放”c“百家争鸣”的方针,实事求是,以理服人。

    看到《解放军报》和《北京日报》同时转载了姚文元的文章,《光明日报》也赶紧请示中宣部是否转载?中宣布答复说:“彭真同志考虑,如果北京各报同时转载,震动太大,决定《人民日报》和《光明日报》迟一天转载,即11月30日见报,可以先写好转载时编辑部用的按语送去看看。”

    《光明日报》立即将事先已起草好的按语送中宣部审看。

    当天晚上,中宣部将审改后的《光明日报》“编者按”清样退回《光明日报》,并通知说:“《光明日报》可以再晚一天,12月1日见报。”

    11月29日,《人民日报》总编辑吴冷西亲自主持,集体起草转载姚文元文章的“编者按”,并送康生看过,由周恩来最后修改定稿。

    11月30日,《人民日报》在第94期《学术研究》版“学术研究”专栏里,转载了姚文元文章,并刊出编者按语。 “编者按”指出:

    “我们希望,通过这次辩论,能够进一步发展各种意见之间的相互争论和相互批评。我们的方针是:既容许批评的自由,也容许反批评的自由;对于错误的意见,我们也采取说理的方法,实事求是,以理服人。”

    11月30日夜里,中宣部又给《光明日报》打来电话:“《光明日报》转载姚文,应再推迟一天。”于是,《光明日报》转载姚文元的文章,比《北京日报》迟了3天。

    《人民日报》转载姚文元的文章后,华东以外省c市c自治区的报纸陆续转载了姚文元的文章及人民日报编者按语。

    也是在这种形势下,11月29日,北京新华书店复电上海,同意定2000本《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单行本。作为中国的首都,拥有近2000万人口的全国第二大城市,2000本的订单实在只是象征性的。当听到张春桥的报告后,生气地说:“我们这些人到底还有个讲话的地方没有?”

    12月3日,在杭州的杨成武接到秘书徐业夫的电话,说要见他。一会儿,浙江省公安厅长王芳来亲自用车将杨成武送到的住地。

    徐业夫让杨成武先在客厅里坐着,然后他去报告。

    出来了,杨成武赶紧站起来向他敬礼说:“主席,您好!”

    “好,好。”一面笑着说,一面用手指了指沙发,示意着:“坐下,坐下。”

    走到对面的大沙发上坐下,中间放着一个圆茶几。服务员随即端来两杯清茶,一杯送到面前,一杯放在杨成武面前。随即点燃一支烟,他一面吸烟,喝茶,一面和蔼地问杨成武:“到总参工作几年了,情况怎样?”

    “从北京军区出来后,就一直在总参”杨成武扼要地作了回答。

    又和杨成武很随意地聊起了部队的情况,当杨成武紧张的心情渐渐平静下来后,问道:“各位老帅怎样?”

    “老帅都有分工,刘伯承元帅负责军委战略小组,我协助他,贺龙主管航空和常规武器的研制,聂帅管尖端技术,徐向前任民兵组长,叶剑英抓训练。林总由于身体不好,在北京时间很少,大部分住在外地,上海c苏州等处。军委的日常工作,根据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