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第一部]
第21节 第13回:难放心,风起于青萍之末 众丘八,群起攻总政主任
第13回:难放心,风起于青萍之末 众丘八,群起攻总政主任
罗瑞卿一回到住处,就接到他妻子郝治平的电话:“跟林副主席见面了吗?”
“见了。”
“谈了吗?”
“谈了。”
“谈的怎样?”
“感觉谈的还可以,比较轻松。”
“林副主席身体怎样?”
“看上去还可以,比我们在大连时见到的样子要好多了。”
“噢,那我就放心了”
郝治平“放心”的是的身体吗?显然不是。当时,总参和军委机关里,针对罗瑞卿的议论越来越多,诸如“罗瑞卿有野心,不尊重老帅”c“总是突出自己”c“有事不跟商量”c“不尊重”c“对罗长子要警惕”等等。
无风不起浪,作为妻子,郝治平担心的是罗瑞卿的政治前途。
罗瑞卿的能力和原则性都很强,这在党内是公认的。因此,他很受cc邓小平等人的赏识。曾经说:“将来国防部长的接班人就是总参谋长罗瑞卿吗。”
罗瑞卿的兼职很多,又是中央书记处的书记,军衔虽然是大将,但见报时他的位置有时排在几位老帅之前。
他是军委秘书长,中央和军委开了什么会,要他去向各位老帅报告,实际上是传达。它不是中央政治局常委,却经常列席参加政治局常委会。同时他作风生硬的缺点也十分突出。在延安时就送过罗瑞卿一句话:“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就是对罗瑞卿这个人“原则性过强”的劝导。而他工作起来又从不推诿,因此,锋芒过露,特别是在大比武c原子弹爆炸成功等一些重大事件的宣传报道上,国防科委工作的归口分工,以及前不久召开的全军作战会议上,都引起了诸多非议,尤其是一些老帅的不满。最近,更有不少人到负责军委工作的党中央副主席那里反映罗瑞卿的问题。
在诸多老帅中,罗瑞卿和c罗荣桓的关系曾经是最为密切的。早在红军时期,他们就在一起共事。罗瑞卿一直是的下级。当红四军军长时,罗瑞卿是11师的政委。当一军团军团长时,罗瑞卿是军团的保卫局长。长征途中,他们曾同台演戏。到陕北后,当红军大学的校长,罗瑞卿是教育长。1949年平津战役后,就想调罗瑞卿到四野工作,因为中央任命罗瑞卿为公安部长,没有调成。1959年庐山会议后,出任国防部长,主持中央军委日常工作,又主动向提议调罗瑞卿任中央军委秘书长c总参谋长。
1962年秋,的夫人叶群向中央反映,指挥部队入闽,累病了,需要休息。决定,在生病期间,由八一南昌起义的总指挥贺龙元帅主持军委日常工作,要罗瑞卿多向贺龙请示工作。罗瑞卿因此同贺龙交往多了起来,来往也日益密切。
有一次,在同罗瑞卿谈话时,突然说:“我们的威信不够吧?因为我们不是南昌起义的领导人。”罗瑞卿不太明白的意思。总政治部主任肖华对他说:“林总是不是觉得你和贺老总接触太多,而和别的元帅接近得太少啊?”
1964年8月,将主持军委工作的贺龙c罗瑞卿叫到到北戴河,商量军队高级干部减薪问题。讨论中,贺龙建议:“是不是连军衔一齐取消算了?”
立即回答:“取消!搞掉那块牌牌! 我早就想搞掉它。”
回京后,罗瑞卿立即打电话给的秘书,向报告此事并请指示,但是,一直没有得到答复。经几次催问,两天后,秘书回电话说:“林总同意。”
所以迟迟才表态,决非对取消军衔有异议。对军衔制,他的态度和是一样的,本来就不很赞成。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