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自由:“我可以没有面包而生活,不能没有自由而生存。”而贫困和压制则是宗教信仰自由的天敌。他渴望民主,无论反对奥斯曼帝国苏丹专制还是凯末尔时代的一党制均体现这一价值取向。他赞同正义:“孤儿的权利不能因为全社会的权利而被压制;同样的,个人也不能为了国家的安全而牺牲生命。就正义而言,无所谓强与弱,不能因为强者而忽略弱者的权利。”[9]
科学观。努尔西认为,无知使人目光短浅、心胸狭窄,将个人利益压制集体利益,把局部利益凌驾于整体利益,导致政治混乱、教派纷争等毫无意义的社会内讧。因此,无知成为奥斯曼帝国衰落的重要因素。与无知相对立的是科学,努尔西欣赏科学,曾使用油印机进行宗教宣传并盛赞无线电的巨大用途。他认为,科学可以直接扫dàng无知;科学可以发展生产,累积财富,消灭贫困,间接清除愚昧现象的滋生土壤;科学可以揭示规律,而这种规律也是“真主的德xìng之一”,即这个秩序井然的宇宙万物确由真主创造和维系,换言之,科学可以证实信仰,科学研究的终极目的在于论证宗教经典及宗教信仰的深刻准确。受努尔西的影响,他的信徒的确广泛使用电话、电视、电报、收音机、录音机等通信手段进行宗教宣传。
教育观。努尔西的教育观与其宗教观、政治观和科学观联系非常密切。他主张学校教育兼顾宗教教育和世俗教育,这体现了其宗教观。他倡导学有专长和独立思考,这体现了其政治观中的自由、民主和正义原则。他呼吁宗教教育要与科学教育结合起来,这体现了其科学观。
努尔西不仅是一位宗教思想家,而且是早期努尔库运动的精神领袖。据统计,目前土耳其共和国的努尔库运动成员约有200万600万人,主要通过德尔沙尼即读经小组(Der-shane)研读《光的书信》和jiāo流心得。到2001年,这样的读经小组在土耳其共和国境内约有5 000个,在中亚诸国有53个,在德国有57个,在奥地利有4个,在荷兰有7个,在比利时有2个。
赛义德努尔西逝世之后,努尔库运动在继续发展的同时,逐渐出现裂变。手抄派是最早出现的努尔库运动支派,因极力主张手抄反对印刷《光的书信》而得名,认为此举可以保留努尔西著作的意蕴和原意。此后努尔库运动又分化出7派,其中以法图拉葛兰为首的葛兰运动(The Gülen move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