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校,此外还有备受重视的师范教育和chéng rén教育。从1923年到1940年,土耳其共和国的乡村学校数量增长一倍,从5 062所增至11 040所;教师总数从12 458人增至28 298人,增长133%;学生总数从352 668人增至1 050 159人,增长300%。1927年,识字率为10.6%;1940年,识字率达到22.4%。1933年,奥斯曼大学改称伊斯坦布尔大学。1936年,创办安卡拉大学。19231940年,高等学校从9所增至20所,教师从328人增至1 013人,学生从2 914人增至12 147人。

    1933年凯末尔视察伊斯坦布尔大学

    1933年凯末尔与安卡拉女子高中师生合影

    凯末尔时代,在世俗教育空前发展的同时,宗教教育陷入谷底。1924年3月政府出台《教育统一法》,废除麦德莱赛;由教育部管理全国的教育事宜;为了满足穆斯林的宗教需求,同时培养具有科学素养的宗教学者,法令允许设立伊玛目哈提卜中等学校(Imamhatip Okullari)以及隶属大学的神学院(the Faculty of Ilahiyat)。1924年4月21日,伊斯坦布尔大学再次设立神学院,分为8个专业,学制3年,主要研习经注学(Tafser)、圣训学(Hadith)、教法学(Figih)、宗教史、阿拉伯文学、哲学、社会学、人类学、美学和lún理学等课程。毕业生求职困难,因而生源很不景气,神学院在1933年被迫解散。1929年,政府取消中学中的阿拉伯语和波斯语课程,与这两种语言联系密切的宗教教育再次受到沉重打击。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共和人民党部分党员于1946年12月24日在大国民议会上提议恢复宗教教育,但是遭到总理雷杰普佩克尔(Recep Peker,18891950年)严词拒绝。两年之后形势发生变化,土耳其共和国宗教教育开始复兴,主要表现为大学神学院和中等教育阶段伊玛目哈提卜宗教学校的广泛设立,以及宗教课程进入世俗中小学的课堂。这是伊斯兰复兴运动在文化领域的重要表现。

    一是大学神学院的广泛设立。1949年1月7日安卡拉大学提议开设神学院,并于5月3日获得议会首肯。议会认为:“为了依据科学原则来研究宗教问题,也为了宗教人士能够更好地提高专业能力而提供必要条件,安卡拉大学评议会决定按照西方模式创办一所神学院。”[6]同年10月安卡拉大学神学院开始招生。1959年6月10日大国民议会通过第7344号法令,允许伊斯坦布尔大学重新开设神学院。此后,许多大学纷纷开设神学院。到19971998学年,神学院在读学生人数为14 320名,其中女生约占1/3。大学神学院毕业生人数不多,他们通晓阿拉伯语、波斯语和一门西方语言,因此在就业市场颇受欢迎,能够进入教育部或宗教事务部工作,或者前往伊玛目哈提卜学校以及普通中学任教。

    二是伊玛目哈提卜中等宗教学校的广泛设立。1948年5月20日,共和人民党部分党员建议教育部增设伊玛目哈提卜学校。鉴于这项提议,教育部在8座城市设立为期10个月的伊玛目哈提卜课程。1951年政府在7座城市设立伊玛目哈提卜宗教学校,到19541955年这一数字扩大到16座。1955年,2 181名学生在伊玛目哈提卜学校就读。1968年,伊玛目哈提卜学校在校生人数为33 400名。1970年,44 227名学生就读于约100所伊玛目哈提卜学校。1980年伊玛目哈提卜学校数目达到249所。1988年,伊玛目哈提卜学校超过700所,在校生达24万人。1997年伊玛目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