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布尔的环城公路,铺设从苏联到土耳其的天然气管道。厄扎尔政府还在安纳托利亚东南部筹划建造巨大的水电工程,预计扩大耕地面积160万公顷。

    厄扎尔政府的新经济政策成果显著。20世纪80年代前期,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仅为4.5%,19861987年达到8%。对外贸易的大幅增长,是祖国党执政期间经济增长的最大亮点。外商投资也呈上升趋势,进口商品充斥于市场。据相关资料统计,19801987年,出口额年均增长22%。出口商品构成也发生改变;19791988年,农产品占出口商品总额的比例从60%下降为20%,工业品占出口总额的比例从45%上升为72%。纺织品是土耳其最重要的出口产品,约占出口总额的1/4。20世纪80年代初,土耳其商品主要出口到中东地区的其他国家,伊朗是土耳其最大的出口市场。80年代后期,欧洲取代中东成为土耳其最重要的出口市场。据统计,土耳其出口商品总额,1979年仅为23亿美元,1988年达到117亿美元,相比之下,土耳其进口商品总额,1979年为50亿美元,1989年达到144亿美元,始终高于出口商品总额,外贸逆差的现象十分突出。由此带来的后果,是外债的大幅增长。土耳其政府的外债,1980年约为135亿美元,1989年增至400亿美元。在此期间,每年出口创汇的约70%用于偿还政府的外债。

    厄扎尔政府的新经济政策,直接受益者主要是经济实力雄厚的富豪家族,进出口贸易的增长和建筑业的繁荣促成了新富人阶层。相比之下,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并未提高下层民众的生活水平,大多数土耳其人的生活状况呈下降的趋势,工资增长落后于通货膨胀的上升幅度。1987年,工人平均工资与1980年的实际收入相比下降19.8%。经济的繁荣也未带来就业形势的改善。据官方公布的数据,1987年的失业率达到8.4%,高于1980年的7.9%。19841987年消费品价格指数年均上升41.7%,包括工人和政府职员在内的工薪阶层的实际收入明显下降。物价上涨、工资冻结和利率上调,导致工薪阶层的社会购买力在祖国党执政期间下降40%60%。

    新内阁并未扭转经济形势和改善民众生活,也未能遏制政府腐败的蔓延。此时,厄扎尔执政期间推行的新政策所导致的社会变化和政治影响开始显现。第二届祖国党内阁执政后,经济形势恶化,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1988年下降为1.5%,1989年下降为0.9%,低于此时2.2%的人口增长率。通货膨胀率呈上升趋势,1980年度前期约为30%40%,1988年达到70%。祖国党内阁于1989年制定的第六个五年发展计划,无视客观经济形势,继续追求高增长率。进入20世纪90年代,经济发展陷入低谷。厄扎尔政府多次宣布向私人出售国有企业,然而私有化进程缓慢,民间资本对于收购国有企业缺乏必要的信心。厄扎尔政府忽视农业发展,农业投资不足。农业劳动力占全部劳动力的60%,农业产值却不足国内生产总值的20%。20世纪80年代末,自然灾害造成农业的大面积歉收,水利建设的停滞和落后所带来的后果由此显现。与此同时,政府腐败现象蔓延。

    厄扎尔领导的祖国党尽管在1987年大选中再度胜出并继续执政,然而其执政地位开始出现削弱的趋势。与1983年大选中45.6%的支持率相比,祖国党在1987年大选中的支持率下降9.4个百分点。20世纪80年代后期,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不断上升,社会成员的贫富分化逐年加剧,引发民众对于祖国党内阁的不满。1989年3月举行地方选举,社会民主民粹党赢得28.2%的选票,正确道路党赢得25.6%的选票,相比之下,祖国党的支持率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