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4/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另一方面,吉玛人在缴纳人丁税的前提下构成相对自治的社会群体。吉玛人有权自行征税,自行审理诉讼,cāo各自原有的语言,延续各自原有的生活方式,自行选择宗教信仰。

    奥斯曼帝国将苏丹统治下的臣民划分为穆斯林米勒特、希腊人米勒特、亚美尼亚人米勒特和犹太人米勒特四大群体。米勒特一词源于阿拉伯语,本意为宗派和教派。“米勒特是一种宗教政治社群,因其归属之宗教命名。米勒特的成员遵守该宗教的规定甚至于该宗教的法律,由自己的领袖主持行政自然,其限度是不能和国家的法律与利益相冲突”。[1]

    穆斯林的米勒特包括奥斯曼帝国境内信奉伊斯兰教而cāo土耳其语、阿拉伯语、库尔德语、阿尔巴尼亚语以及希腊语和其他巴尔干、高加索地区语言的诸多族群。奥斯曼帝国的穆斯林最初主要分布在安纳托利亚地区;1500年,安纳托利亚的穆斯林约80余万户。16世纪征服阿拉伯地区的结果是,穆斯林人数剧增,成为奥斯曼帝国最大的米勒特。与此同时,阿拉伯人取代突厥人,成为奥斯曼帝国境内最大的穆斯林族群。

    希腊人的米勒特是人数最多的非穆斯林米勒特,包括信奉基督教东正教派的希腊人、塞尔维亚人、保加利亚人、罗马尼亚人以及少量的阿尔巴尼亚人、阿拉伯人和土耳其人。希腊人的米勒特,其最高首领是伊斯坦布尔的东正教教宗。东正教教宗的任命需经苏丹核准,被授予3根马尾的帕夏标志,具有广泛的宗教权力和相应的世俗权力。

    亚美尼亚人的米勒特包括信奉亚美尼亚派基督教的亚美尼亚人以及埃及的科普特派基督徒和叙利亚的雅各派基督徒,而亚美尼亚派在拜占庭帝国统治时期长期被东正教视作异端教派。亚美尼亚人的米勒特,其宗教首领的驻地最初位于高加索地区的埃希米亚兹因,穆罕默德二世当政期间于1461年迁至伊斯坦布尔。

    犹太人的米勒特包括cāo西班牙语的犹太人、cāo阿拉伯语的犹太人和cāo希腊语的犹太人,分布在奥斯曼帝国的众多城市。巴叶济德二世(Bayezid II,14811512年在位)当政期间,超过20万犹太人被天主教徒逐出伊比利亚半岛,移居奥斯曼帝国境内,分布于伊斯坦布尔、伊兹密尔、埃迪尔内、萨洛尼卡和巴勒斯坦,帖撒罗尼迦成为当时世界上拥有最大数量犹太人的城市。此外,来自德意志和中欧地区的犹太人移民,称作阿什肯纳兹,也生活在奥斯曼帝国境内的诸多地区。16世纪的伊斯坦布尔约有人口70万,其中穆斯林占58%,包括东正教徒和亚美尼亚人在内的基督徒占32%,犹太人占10%。

    巴叶济德二世

    奥斯曼帝国统治下的诸多族群尽管划分为不同的米勒特,却呈错综jiāo织的分布状态。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