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为止,欧洲所有的小打小闹的觊觎者都难以望其项背。
另一个类似的“无形”产业是包括采矿和铸造在内的铸币业。这些钱币主要是用于本地、本地区和本国,但也有许多是为出口铸造的。金、银、铜、锡、铁等等金属钱币、条块等形状的钱币、贝壳、巴达姆等通货(包括纺织品)的生产、鉴定和兑换,是国家和私人企业的大生意。柏林(1993)等学者对此作了大量的研究。大体上说,人们可以按照表面价值或重量接受钱币,但并不总是如此,尤其在它们贬值时;对金银条块必须作重量和纯度的鉴定,这意味着一种商业成本,但也给国家或私人企业提供了另一个商业机会。
从世界经济的角度看,在出口大量贵重商品和进口大量白银方面,一马当先的是中国,而不是印度。但是,印度似乎也没有被甩掉多远,也是重要产业中心的聚集地,尤其是棉纺织业。印度也进口大量的金银,尤其是黄金(印度是黄金的“秘窖”)。我们已经在第3章中反驳了那种欧洲中心论的神话:亚洲人接受金银是为了把它们囤积起来。相反,亚洲人之所以挣得金银,首先是因为他们从一开始就更勤奋,更能干;而新增添的金银则接着在亚洲促成了更大的需求和更大规模的生产。
西亚凭借着自身的产业基础,如棉纺织业和丝织业,再加上转运亚洲其他地区与欧洲之间的商品,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东南亚和中亚也是一派繁荣气象,主要是依赖两地之间的金银和商品流通,其次是由于东南亚当地生产丝绸并向日本出口。
欧洲人能向东方销售的产品很少,因此主要是通过参与亚洲经济本身的“境内贸易”来谋取利润。欧洲的利润主要来自在众多市场之间,尤其是在整个世界经济范围内进行金银、货币和商品的多边jiāo易。过去,没有一个大国或它的商人能够同时在所有的市场展开活动,或者说能够把自己在这些市场之间的活动组织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