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有的从政当上了领导,但他们的精神一直鼓舞着后来的教师。到了20世纪80年代初,教师严重缺乏,拔高使用十分普遍,教师的业务素质整体下降了,但敬业精神c吃苦精神却不减当年,而且更有甚者,故有“三苦精神”出现。由于敬业精神代代相传,20世纪80年代的教育为90年代的“高考状元县”奠定了基础。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到了20世纪9q年代,教育的成果逐渐地显露出来了,正如工厂开始批量生产产品,考上大学的学生源源不断地批接一批地走出会宁,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各地c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会宁教育美名的逐渐稳定,反思也就到了时候了。“物极必反”c盛极一时”这些词语总是时隐时现地出现在我们面前。我曾在有些文章中提到20世纪80年代有“三苦精神”,90年代有“高考状元县”,会宁教育每十年就有新成果出来,那么21世纪头10年出什么?当然出什么,“名称”不是重要的,但是21世纪头10年教育成果应当更为丰硕,教育质量应当更加提高,考上名牌大学的学生应当更多,这应该是必然的c肯定的。教育是一个“庞然大物”,既然质量大,那么惯性也就大,就是说,总的分析,高考升学人数会一天比一天多,即使由于各种原因工作不改进c教育不作为甚至决策错了,也不会影响到这个趋势。教育之“病”是有潜伏期的,而且有较长潜伏期的,上一届领导的错误只能在下一届或下下届上表现出来。如何使它发展得更好,或者说不发展就等于倒退。要发展得更好,意义在于,既防止了滑坡,又保住了教育的知名度,对于一个教育名县来说,这是十分重要的。加大名师队伍建设方度是促进教育发展的根本大计。

    关于名师队伍建设,应该这样定位。会宁教育已经被许多地方考察过c参观过c学习过,但他们往往都是满怀憧憬而来,无所收获而去。会宁教育并没有一件事使他们十分感兴趣,从而爱不释手c流连忘返c依依不舍。会宁自己也感到确实拿不出一样像样的东西或者什么秘诀来证明教育的成功,来证明自己的伟大,连升学率数字也不敢大胆妄说。按高考升学率排名在全省恐怕进入不到最前面。若此,会宁的名师定位,就应定在全省这个层面上,应当和“三苦精神”c“高考状元县”相匹配c相呼应,也就是说“高考状元县”的知名度有多大,名师的知名度就应当有多大,“高考状元县”的知名度打多远,名师的知名度就应当打多远。我们先不说有没有这个可能,但作为一个追求的目标提出来,显然是不过分的。

    现在全国的一些名校,教师科研课题c论文?专著都拿几百几千来衡量,文字是科研成果最好的记载方式。在全县出来那么一二十名或者更多有显著科研成果,有实际教学效果,有多部论文专著的名教师,对于会宁来说不算过高的要求。名师是应当支持和鼓励的,而不是说三道四,枪打出头鸟。不要以职务的高低来衡量一个人能力的大小,名师就是名师,名校长就是名校长。不要站在领导的权位上小看教师,位置再显赫的领导也是老师的学生;官做得再大,其知识和能力是老师给打下基础的。不要站在对立面上轻看教师,那怕个人之间互为敌我。只要上过学,你就是老师的学生。名师不是名校长,名校长也不一定是名师,各有各的作用,各做各的贡献。这几年评优选先c评骨干c评专家都是校长优先,而校长恰恰是课时量较少甚至是不带课的教师,或许他以前很优秀。现在本该属于教师的荣誉,有些却被校长占有了,结果校长没有因此而成为名校长,教师却因此而缺少了作为名师应该具备的条件。

    应当为名师成长创造条件。

    应当建立一种机制让教师争当名师。

    应当培养和塑造一批名师。

    应当把教师放在教育工作十分突出的地位。

    教师应当受到全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