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附庸风雅。名师队伍建设的基础是教师队伍建设,教师队伍建设又是教育发展的根本大计,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一个地方所学校教育是否发展得好,关键取决于教师,教师队伍建设是常提常新永不褪色的口号。教师队伍建设上去了,教师的素质提高了,其中必有名师出来,因为人的发展是有层次c不同步的。一般地,名师肯定有,但发现名师的校长就不一定有。此所谓,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只要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其中必有佼佼者,反过来,加强教师队伍可能要采取多种办法,当然不乏以老带新c以名师带年轻教师。名师对教师的带动作用c示范作用c辅助作用c感染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一)名牌学校需要名师
大凡名牌学校肯定都有名师,没有名师,学校不能成为名校。可是,现实中有几种情况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注意,一种是,有些校长很希望有好教师来为他上课,但又不把他们当人对待,教师只是一个苦力机器;有些校长看重教师的工作,也尊重欣赏教师的劳动成果,教师甚至有感恩思想亦无不可,但得不到上级c社会c学生c家长全方位的肯定和认可,有好教师的形象,没有知名教师的概念;有些校长可能看到了c肯定了c宣传了教师,却不去培养和塑造名师,教师始终靠自身的素质,通过自己的努力得以发展,在短期内或当年的高考成绩中得到一时的肯定,时间一长,这种肯定随机消失,也就是说,缺少外力作用,他们最终还是不能成为全社会公认的名师。近多少年来,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得到了普遍的提高,但名师却始终不见出来,原因在哪里呢?
名校需要名师的支持,名师需要名校这个舞台,需要名校的培养和塑造,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我国著名教育家c原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先生说过:“清华在国内的大学中,是被认为比较完善的。外人评论之点,有谓地势优良的,有谓建筑宏大的,有谓图书馆设备充足的,还有谓经费宽裕的。实则以上各点论,尽有别的大学胜过清华的。尤以经费一层,有好几个国立大学是胜过清华的,但是他们所最注意的,同时亦愿诸君认为是更宝贵的,就是领导诸君工作的师资。”(《清华暑期周刊》第10卷第7—8期,1935年8月24日)梅先生还说过:“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孟子说:“所谓故国者,非谓有乔本之谓也,有世臣之谓也。”凡此种种无不说明名师的重要性。学生的知识全赖于教师的教导指点,学生的精神修养c道德品质,也全赖于教师的教育培养;再好的校长,其办学思想是通过教师的劳动去实现的,一流的建设也是通过教师去使用才发挥作用和效益的。办教育故且需要一流的校长流的建筑流的设施设备,更需要一流的教师。
名师既是名校形象建设的需要,也是学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需要,同时也是学校多元化发展的需要。一位名师可以带出一所名校。名师在学校中为数不多,但他们却是学校风气的净化者,学习研究之风的开拓者,道德情操的示范者,教育教学质量的保证者和教育教学新方法的创造者。名师可以为学校撑起半壁江山,名师在学校c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是有地位有影响的人物,没有地位c没有特殊的待遇就是愧奉其名师。名师不能定性为一般意义上的好教师,不能主观地肯定,也不能由学校自封或由上级指定。名师亡旦确定就应当稳定。当然名师必须要有一定的成绩和成果,这一点应当是一定范围内c许多同类学校中一般教师共同认可却又在短时期内所达不到的。不到一定的境界就不能成为名师。
一般地,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是有梯度的,名教师在哪个梯度层中不可确定。总体地衡量教师是由好中差组成,同时优秀教师c好教师在一所学校一定不乏其人,他们也确实在学校挑大梁,起顶梁柱的作用,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