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合法化效应,已经在许多实验中得到了证明。要让被试改变他们所隐蔽着的观点,这比要他们改变那些合法化了的,在社会面前公开说出自己的观点,容易得多。可见,观点合法化势必加强一个人的定势。一个人的定势和观点在社会公开后,这种情况势必加强这个人信守这种观点的心情。
那么,为什么会产生合法化效应呢?一般而言,有如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1出于维护自尊心的需要。维护自尊是人的自发的举动,一旦自尊心受到破坏后,人们便会千方百计地进行维护。一个人说错话c公开表达某一观点后,即使知道自己观点错了,与群众或周围人不同,他为了维护自己的自尊心,就会坚持自己的错误观点,并尽力使其合法化,能自圆其说。可见,一个人为了不失自尊心c不失面子,就会产生合法化效应。
2受到了虚荣心的操纵。有些人公开表达自己的观点后,明明知道这个观点是经不起推敲的,在随后的日子中,也意识到自己错了,但是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威,也会百般狡辩,不愿承认自己的错误。一些地位较高的领导人物更易发生合法化效应,笑话中的牧师正是如此。
3如果在公开的场合表达自己的意见的时候,在场的人数较多,一些重要的c可对观点表达者产生影响的人物在场的话,观点表达者也更容易发生合法化效应。
为什么密室总会有好奇的闯入者
古希腊神话有这样一个故事,宙斯给了潘多拉一个密封的盒子,让她送给娶她的男人。普罗米修斯深信宙斯对人类不怀好意,告诫他的弟弟埃庇米修斯不要接受宙斯的赠礼。可他不听劝告,娶了美丽的潘多拉。潘多拉被好奇心驱使,打开了那只盒子,立刻里面所有的灾难c瘟疫和祸害都飞了出来。心理学把这种“不禁不为c愈禁愈为”的现象,称为“潘多拉效应”。
如果宙斯当初送给潘多拉盒子时,便告诉她盒子里装的是什么,以及为什么不能打开的原因,想必潘多拉很可能就不会打开那个魔盒里。当人们被禁止采取某个行为c又没有被提供给可以接受的的理由时,人们多会逆道而行,在好奇心理和逆反心理的操纵下,做一些被禁止的事情。
倘若想避免潘多拉效应,便要在要求人们做什么或者不做什么的时候,给予对方充分的c合理的解释,否则,单纯的禁止只会引起人们各种各样的疑虑c揣度c猜测,并为探究为什么不许做而跨越禁区,结果人们毅然决然地犯禁,与禁令发出者的期望南辕北辙。
在武侠电影中,常会出现这样的情节,一个密室或者房间被规定为禁区,不准人们进入,结果反而让很多的好奇者闻讯而来,他们千方百计地进入密室,想一窥究竟,看看里面到底隐藏了什么样的秘密。对于秘密,人们有一种天生的获知欲,这也正是“潘多拉效应”产生的根本原因所在。
波利菲尔桥上的自杀之谜
波利菲尔是一座位于伦敦附近泰晤士河上的大桥,这座大桥非常有名,但是它的声名远扬并不是因为桥的设计和外观,而是因为每年都有很多人在这里投河自尽,人们常说这座桥上不时地有幽灵出没。
由于自杀者的数目太惊人了,伦敦市议会向皇家医学院德研究人员寻求帮助,希望他们能破解自杀之谜。研究人员进行了一番研究后发现,原来自杀和桥的颜色有很大的关系,桥的黑色把失意的人们引至了这里。研究人员建议伦敦市议会把桥身的颜色换成绿色。市议会听从了研究人员的建议,彻底把黑色的大桥涂成了黑色。结果,当年跳桥自杀的人就减少了56。
为什么当桥的颜色从黑色变成了绿色后,自杀率就下降了那么多呢?原来色彩与人的心理有着微妙相关的联系。
心理学家发现,不同的颜色会引发人们产生不同的联想。比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