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自尊受到威胁时,我们会本能地采取自利归因的方式,也就是把降薪的原因归结为外部因素(比如经济不景气),因为承认自己的能力逊于其他的同事,对我们的自尊是一种打击。但是,当我们获得加薪的奖励后,我们又会本能地将加薪的原因归结为是自己的能力比别人强。
这种区别对待的归因方式直接导致我们常会产生“小人得志”的愤慨,当看到某个人比我们成功后,我们便会将其所获得成就归结为好运气,不知不觉地做出外部归因。
听众设计:为什么家长常常委婉地向孩子解释生理现象?
在养育子女的过程中,很多家长都会有一个困扰,那就是当孩子问及自己是如何出生的时候,家长常常不知该如何巧妙应答。因为对于孩子而言,性始终是一个尴尬的问题。请看下面这样一则笑话:
妈妈怀孕了,4岁的海柯百思不得其解,她问爸爸未来的弟弟或者妹妹是如何生出来的。
爸爸向她解释道:“先生出头,再生出身子,最后是两条腿,懂了吗?”
“懂了,爸爸,然后你用螺丝把它们组装起来,对吗?”
在这则笑话中,“爸爸”便委婉地解释了关于孩子如何出生的真相,没有涉及到性层次方面的解释。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描述这种情况有一个专门术语——听众设计。
所谓“听众设计”,是语言生成过程中第一步,简单地说,就是:你说话的方式依赖于你的听众。比如,现在需要你向另外一个人介绍一幅画,听众是一个盲人与听众是正常人,所采用的表述方式肯定是不一样的。
哲学家保罗·格赖斯提出自然语言有其独特的逻辑关系,他认为会话的最高原则是合作,称为合作原则,也就是听众设计原则。
在合作原则下,人们在交际中要遵守如下四个准则:
1c数量准则
使自己所说的话达到当前交谈目的所要求的详尽程度。不能使自己所说的话比所要求的更详尽。也就是说,你必须判断出你的听众真正需要的信息有多少。
2c质量准则
不要说自己认为错误的话。不要说缺乏足够证据的话。即当你说话时,听者会假设你能够用合适的证据支持你的断言。当你说每句话前,你都必须考虑这句话所基于的证据。
3c关联准则
说话要贴切,前后有关联。即你必须保证你的听者能够看出你正在说的如何与你以前说的相关联。如果你希望转移话题,那么,你便需要做出解释。?
4c方式准则
避免晦涩的词语。
避免歧义。
说话不要累赘,要简要。
说话要有条理。
举个例子,比如你现在正在和你的朋友王华一起吃饭,此时,你接到了你母亲的电话,你母亲问你正在做什么,如果你的母亲并不知道王华是谁,从来没有听过这个名字,你便不会说:“我正在和王华吃饭。”但是如果你的母亲也认识王华的话,你便会告诉母亲与你一起吃饭的人的名字。
很多家长在向年幼的孩子解释生理现象的时候,一般都不会讲述真正的生理知识,而是以委婉的方式来讲述,便是因为基于“听众设计原则”,家长必须从孩子的认知层次来解释这个问题,否则只会增加孩子的困惑,导致他们更加疑惑不解。
构造社会现实:为什么说“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在法庭上,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针对同一件事情,被告和原告在描述的时候,使用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措辞,在被告的描述中,被告是出于正当防卫才会对原告造成人身伤害,原告在重现事实的时候,则把被告描述为鲁莽的c不怀好意的攻击者。虽然被告和原告经历的是同一事件,但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