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首战初捷3
“嗯。”皇上仍是以一字回应。然而,这一次,却多了三分感慨——难得老臣如此忠心呐!忠言逆耳利于行,自古正直之人,言辞往往直梗难听
“孟大人忠心朕感激涕零,你可将你那一应计划与这里的众位英雄商议一番,明日早朝,将你们的商议结果呈上来!”皇上的目光向殿下的众草根英雄示意一番。
“谢皇上!”大家一齐兴奋地道。大家早盼着这一天呢!他们相互之间本有牵扯,这一来,更给了他们极大的发挥空间。
“毕士安,他们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地方,你当尽力相助!”皇上又加上一句。
“是!”毕士安长长出了口气——他做事向来缜密,这次孟章的引荐工作还算没让他失手。
“退朝!”
次日上朝,一番仪式之后,皇上先问及孟章等的商议结果,可见他对此事十分重视。孟章上前奏道:“启奏陛下,我等已达成一致。据我们所得消息,辽军将对我大宋进行大规模入侵,故我们刻不容缓,立即便应作好应战准备。在春末与夏季进行演练,使众民兵具备上战场的实战能力,秋初便往各地驻扎,消灭已安插在各地的辽兵,并阻止从各地向内地涌入的辽兵,以便大敌对垒之时我大宋的主力部队可以一心一意地决战。”说到这里,孟章稍停了片刻。
皇上的眉头稍紧了一下,众大臣也是一番沉默,显然,大家在仔细听他的陈述,同时,也对辽军的入侵持着紧张情绪。皇上轻咳了一下,以缓解这种压抑的情绪,复抬头看了一眼孟章,示意他继续讲下去。
“赵无忧将军率主力部队进驻澶州附近的芦荡营,杜千秋一行为其前部,先行打探消息,后二军合为一体。澶州为开封的门户,也是外敌攻击的直接入口,故必须严加防范,不可掉以轻心。孟达旦与我师姊花玉娇及师侄高玉堂一齐率兵至定州驻扎,那里也是辽方进攻的重要通道。而玉女门弟子则速归量山,真定府距辽境不远,那里更加危险,另有民间豪杰朱秉臣c端正二人,在秋初率兵至量山与你们会面。”
说到这里,孟章停了下来,他已将梗概叙述完毕,等待皇上的指点。皇上凝神了良久,点点头道:“嗯,不错,朕再拨五千军与你们,另赐三千两军饷,你们定当好生应对,不可辜负了朕对你们的一片信任。”
孟章与众人都俯身谢恩。
“再者,朕特派你为芦荡营的督军,对赵将军等,预以监督指导。他们尚且年轻,望你不负朕的重托,尽到老臣的本分。”
“遵旨!”孟章仍跪在地下,大声道。
“张顺负责与玉女门的联系接洽,以便届时民间义军能顺利到达量山。”
“遵旨!”张顺答道。
毕士安终于露出舒心的笑容,朝着孟章那边微笑地点了点头。君臣之中,王旦c丁谓等顾目四盼,却口不言声。
今日的朝堂,十分简单,除此事之外,再无他事。于是,众豪杰便要回去组织操练,大臣们呼着“万岁”退下朝堂。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义军从春末开始操练,日日不敢懈怠,不觉已度过了炎夏,秋初渐近。于是,众将领便商议着准备向各自的驻地进发,同时向皇上禀告。
皇上率君臣目送众军远去,默默地注视着他们消失的地方,暗暗祈祷他们能够英勇无敌,大宋的江山能够固若泰山
却说杜千秋引着五千军马奔赴澶州附近的芦荡营,臧天男为副将;荆天远c李春和莫良族五壮士为前探,先行于大军。一路风尘,马不停蹄,荆天远初次受命于朝廷,十分慎重,不敢有丝毫疏忽。行至途中,进入一个偏辟的山道,李春禁不住道:“这山好阴森呐!”莫良族五壮士应道:“要当心为妙!”荆天远不言声,一颗心保持着高度的警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