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冲出末路乡村
第18节第十八章暖冬
入秋后,连续几场大雨,浇灌村寨外护城河c村里水坑,积水直到立冬,也没有消退。奇怪的是,好多家户缺吃,却不知道去河里c坑里逮鱼。许多邻居看到刘学林经常一条一条往外扔鱼,高高落地,啪嗒,鱼蹦达几下,安静了,还讥笑,这刘学林又闹稀罕事哩,去龙王爷那讨吃哩。
刘学林自顾自用藤条筐,在浅水地方罩鱼,尺把长鱼扑腾扑腾不服气,在筐里乱撞,溅的全身水淋淋。只穿着大裤头,被水一激,直鼓鼓,筐也挡不住。有娘们怪笑,“阿呦,鱼想吃你那家伙里,别叫屋里仨娇滴滴没家伙用嗷。”
“仨,刘学林早忙不过来哩。你没看那鱼钻劲?那是装回家往婆娘裤裆里存哩”
“我说刘学林在这外面忙的真起劲,回家就可以偷懒哩。”
嘻嘻哈哈,哈哈嘻嘻,大人孩子四边撒欢,就刘学林当事人不停气捞鱼。看看有十几条,刘学林上来,用草绳拴牢,随手扔到筐里。族长听到热闹,靠近来,问捆扎鱼的刘学林。“学林,都说鱼刺能卡死人哩,大家不敢吃。”
“哎呀,是爷呀。都是胡咧咧哩。吃得慢些,把刺吐出来,哪能刺死人哩?不信爷您拿条试试。”
“呵呵,人没个主贵。都缺吃的哩,还怕个死。中,借你光,我叫你奶尝尝新鲜。老了,吃死了,也是福气,总比没的吃饿死强。”族长上前抓牢刘学林递过来的鱼,“好家伙,可不有五六斤?”
“只多不少。顶几斤粮哩。”
“那好,那好,托你福”老汉颤巍巍抓着鱼回了。其他人看了,撇撇嘴,没有人再上来要鱼。
后来族长倒是再来要过几次鱼,刘学林大大方方送过去。别的人家,宁愿逃荒,也不愿意捞鱼吃。这真是便宜刘学林家了。冬天揩黄鳝之类,更是没有村人争抢。
这天气日怪,立冬了,还是穿着薄衣服,一点不冷。就有婆娘阿弥陀佛直念叨,老天爷可怜穷人哩,怕冻死人。也有上年纪的老汉,蹲在墙根,懒洋洋嗮日头,浑身舒坦,把衣襟敞开。“哪呀,自打我爷记事,讲起老话,冬天就没有这么暖和过。”
“这事透着古怪,反常必妖。”
“可不是,麦苗淹过脚脖子,从没经历过。”
“刘学林爷俩在麦地天天转悠啥,不是逮兔子哩?”
“谁知道?那家人,天天就没见个闲!”
“人家有地,不像你一人吃饱,板凳饿不死。”
“那粮还不知道给谁忙哩!”
刘学林爷俩,确实是忙着。眼瞅着麦苗嗖嗖往上长,有点慌。地力有限,庄稼都是有定数哩,你现在长了,来年就没劲了,到收,能光收秸杆?牲口也吃不过来呀。
还是刘学林他爹见识多,说是听老爷辈说过这古怪,用石滚碾压,或者叫羊啃,苗就不人来疯了。
爷俩舍不得用骡,人还闲的吊没事哩,正好消消食。刘学林前拉,爹后调方位。骨碌骨碌石滚转动,麦苗铺褥子一样,平摊地上,看不见土坷垃。碾起的灰尘,随风飘动,荡得爷俩土人一般。刘学林拉得高兴,脱了薄卦,油光锃亮脊梁晃得他爹眼花。抿眼瞅着,心里直感慨:这后生,养得真划算。比老子有心计,这家也幸亏他,在自己手里,祖宗牌位都没地儿放啊。
少数人家看见刘学林爷俩出相,赶紧套着骡马,也去地里碾麦苗。至于为什么?他们以前跟着描葫芦画瓢,没见吃过啥亏欠!
冬天是闲季,不收不种,没耕没锄,成天人们闲吊闲屄,一日两顿也闲成一顿。日头爬得老高老高,才打着呵欠懒洋洋披头散发出来,找个亮地晒会日头,啊呀到饭时了,胡乱弄点吃的。吃完几个人凑堆儿胡扯一气,抬眼一瞧,日头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