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4/5)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历史

    书说得那么可怕。按照刘光临先生的估算 ,1880年代中国的国民收入约27.8亿银两,老百

    姓税负约占国民收入的3.2%。以此税率推算,根据1903年的10492万两财政收入,那年的

    国民总收入约为32.8亿银两。那么,3000万银两的赤字只是1903年国民收入的0.9%,低

    于1998年后中国财政赤字占GDP的百分比,比如,2002年该比例为3%,2003年为2.5%。

    第38节:治国的金融之道:藏富于民(5)

    按照32.8亿银两的国民收入估算,6.5亿两赔款债务约为1903年国民收入的20%,比

    今天2.9万亿元国债余额占GDP的比重(21.6%)还低一点。从这一角度看,晚清的财政与

    国债状况并不比今天的差。

    作为比较,1650年时荷兰的国债总额是国民总收入的1.3倍,1715年之后是2倍多;

    那时英国国债为其国民收入的80% 。但那些负债率并没有使它们灭亡。今天,美国国债余

    额是GDP的70%,日本的国债余额是GDP的170%。单从这些数字看,晚清的负债并没有

    以往说得那么可怕,关键在于当时缺乏缓和财政赤字危机的手段,问题出在在国家理财策略

    上。

    靠增税缓解财政危机的陷阱

    财政危机的出现往往是由于像战争、天灾、人祸等突发或者一次xìng事件所至,这些事件

    虽然不是每月、每年发生,但一旦发生,其成本开支一般会很高,容易冲乱正常的开支安排,

    说不定还会将一个国家置于灭亡之地。这就像一个家庭,假如张三一家的年收入为5万元,

    在正常情况下,这5万还够花,甚至还有一点节余;可是,如果张三生场大病,要花20万

    元住院与手术费,这时问题就来了。当然,这种危机也可能因为车祸、地震甚至抢劫而发生,

    等等。

    对于家庭来说,一种事先避险的办法是多存钱,就像过去朝廷一样。但正如前面讲的,

    这是一种非常低效的办法,一方面意味着牺牲今天的消费机会和创业、投资机会,让张三一

    家无法尽最大限度地发展,另一方面这样做也不一定能完全规避掉各类风险,特别是难以规

    避低概率、高损失的风险事件。第二种办法是靠家族里的亲戚和亲人,这就要求张三平时投

    入家族事务、给家族无私的奉献和帮助,以此来换取他们在你有需要时也给你帮助的隐xìng许

    诺,依赖血缘关系达到互相保险的效果。但,这种隐xìng互保毕竟不是能硬xìng执行的契约,而

    且范围小,风险分摊的效果不佳。

    第三种办法是买各种保险和其它金融品种,这样,张三只要付较小的保险费即可达到医

    疗保险、财产保险、天灾保险、人寿保险等等,由于保险公司的客户人数多、地理范围广,

    风险分摊效果最理想。

    当然,如果上面这些规避风险的安排都事先没做到,在今天,张三还可找银行贷款,以

    此把今天这一次xìng的开支压力平摊到未来的许多年里,让他一家能度过今天的难关。

    对于家庭和个人来说是这样,但一个主权国家就没有这么幸运,即使到今天也没有完全

    像血缘“家族”这样的国家互相保险共同体,也没有为国家提供各类保险的保险市场。因此,

    特别是过去的朝廷,它们远远没有那么多可选择的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