疗保险、养老保险、各类基金等
金融品种,其目的也在于安排好未来各种可能的需求,以减轻青年、壮年时期的存钱压力,
从而促进消费。总之,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以及其它相关的金融发展,都是围绕着把人们从
存钱压力中解放出来,进而释放消费动力。
这种借贷促进消费的发展模式不是美国专有的,发达国家都不同程度地采用了这样的模
式。实际上,中国经济现在也要从投资驱动型的模式向消费驱动型的模式转型,否则,中国
只能继续依赖制造业和出口市场。
第二部分 审视传统,展望出路
第34节:治国的金融之道:藏富于民(1)
第二部分:审视传统,展望出路中国一方面应该减税,至少应该控制税负的增长,藏富
于民,并同时进一步让政府退出经济,让市场真正发挥作用,提高民间创业与投资的回报;
另一方面可继续依靠国债促进发展。但是,这两方面都有一个共同的前提,就是政治体制改
革必须先行,否则财政赤字和国债的空间就会越来越小,靠赤字发展就没有希望。
治国的金融之道:藏富于民历史学者可能很难回避中国历史的周期xìng:平均四五十年农
民起义一次,两三百年改朝换代一次。这种规律似乎两千年没怎么变。对中国未来感兴趣的
人们自然会问:历史规律还会不会重复?如果不想让它再重复,那又有什么办法呢?
当然,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回答。对科学技术发展史感兴趣的同仁可能会从军事技术角
度来谈,他们也许会说,导弹、飞机、夜视镜已使传统意义上的农民起义几乎不可能成功,
所以那种靠百姓武装革命达到改朝换代的时代已经结束。试想,在以矛和盾、木棒和斧头为
主要武器的年代里,正规军和起义军在武器水平上的确很对称:拿起木棒和斧头,你的武器
就跟政府军旗鼓相当!更何况起义军往往热情高涨而政府军是为别人卖命而士气低落,那时
革命成功的概率肯定不低。但在今天,正规军与老百姓间的武器不对称已达到极点。原来,
地下党可以在白天睡觉晚上活动,但如今的夜视仪已消灭了白天黑夜的差距;原来,后方革
命根据地可以长年累月地为革命军提供养兵千日的条件,但今天的飞机和高精度导弹使这类
根据地也成为历史。因此,现代科学技术已使昔日的改朝换代周期无法重演,游戏规则已被
重新定义。
第35节:治国的金融之道:藏富于民(2)
而我们从金融技术角度也能看到,金融技术使得现代国家难以重复过去的改朝换代规
律,当然,这不是说金融技术把革命的问题根除了,而是它可以降低发生改朝换代的概率。
关于金融技术、特别是证券技术对国家治理的作用,以往认识较少,过去我们集中关注金融
发展对企业、对家庭的作用,不太注意证券、特别是长期限债券市场对治理国家的妙处。
近二十几年持续增长的启示:政府敢于“借钱花”
首先让我们看一下最近的经历。正是由于现代金融和证券的发展,中国过去二十几年的
国家理财策略已从本质上不同于传统中国朝廷的手法,敢于利用公债市场把未来的钱借到今
天花,也不怕靠财政赤字发展今天的中国经济。这些新的国策使中国经济得以持续增长,使
社会至今还没有出现不少专家预测会发生的经济危机和社会动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