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3/5)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个年轻国家就

    这样靠举债幸存下来。

    1783年独立战争正式结束了,但是,建国的挑战却刚开始。如果说今天的全球金融危

    机是因美国联邦政府、地方政府、企业、家庭写“借条”太多,因债务泛滥而产生的,那么,

    1783年时的美国货币、“借条”、债券种类并没少多少,仅各类战争债、州政府债、社区债

    所用到的支付货币就五花八门,有以“老大陆币”、以“新大陆币”、以墨西哥银元、以西班

    牙银元、英镑,有的债券干脆就没注明以什么货币支付。整个金融市场一片混乱,许多债券

    的价格不到其面值的10%,基本没人问津,商品市场也没有秩序。这种乱局严重影响人们

    对美国前景的信心,挑战新共和国的命运。

    1790年1月,年纪才33岁的财政部长亚历山大.汉密尔顿,向国会递jiāo一份债务重组计

    划,宣布在1788年宪法通过之前美国发行的所有债务,包括联邦与地方政府发的各种战争

    债、独立战争军队签的各类借条,全部按原条款一分一文由联邦政府全额付清。为了兑现承

    诺,联邦政府发行三只新债券,头两只债券年息6%(一只于1791年1月开始付息,另一

    只到1801年才付息),第三只债券只付年息3%。换言之,由这三只可以自由jiāo易的债券取

    代原来五花八门的战争债,大大简化新国家的债务局面。

    今天看,汉密尔顿的债务重组举措,好像只是一种简单的债务证券化运作,但是,他的

    天才创新在于,这三只债券埋下了纽约证券jiāo易所、也就是“华尔街”的种子,因为这些债

    券从1790年10月上市jiāo易后,加上次年由汉密尔顿推出的“美国银行”(Bank of the United

    States)股票,立即将市场的力量聚焦在这四只证券,强化价格发现机制,提升流动xìng,集

    中展现市场活力。从此,美国资本市场一发不可收拾,为之后的工业革命、科技创新效劳。

    第10节:序言 金融的逻辑是什么?(10)

    美国金融之父汉密尔顿的创举的意义也在于,他让这三只债券成为反映美国未来前景的

    晴雨表,债券价格就是市场对美国未来的定价。—— 汉密尔顿之兑现过去所有战争债的承

    诺,振奋了市场对美国未来的信心,使这些债券价格随即猛涨,为更多的政府融资广开财路!

    债券市场先于其它证券市场发展,而债券市场又起源于战争融资需要,早期英国以及其

    他西欧国家是这样,后来的美国还是这样。

    那么,从美国的经历中为什么我们能理解到,230年前负债累累的美国以及400年前债

    负压身的西欧国家,反而在那之后胜过当时国库满满的中国、印度呢?我的思路包括以下两

    方面。

    第一,国库钱越多、朝廷银库越满,国王、皇帝肯定能专制,而且也会更专制,因为他

    们不需要靠老百姓的钱养着;相反,越是朝廷欠债累累的国家,其国王、政府就必然要依赖

    老百姓jiāo税、有求于百姓,这最终能制约国王的权力、促进民主与规则的发展。如哈佛大学

    教授Richard Pipes在《Property and Freedom》中所说,之所以民主法治能在英国兴起,就是

    因为在英国皇家把土地权逐步卖掉之后,国王不得不每年与掌握征税权的议会jiāo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