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后,逼得政府不想出手也得出手。
另一只政策银行与商业银行之间的“蝙蝠”是国家开发银行。
商业银行各有各的模式,而政策xìng银行都是类似的:用政府信用为担保,进行政府项目与农村等低收益地区的投资。国家开发银行与农业银行都在进行商业化转型,试图以市场手段减少政策xìng亏损。他们遭遇的问题就是,长期在“父爱主义”的优惠政策庇荫下,并存着低下的市场竞争能力与高企的道德风险。
汇金公司2007年12月31日宣布,向国家开发银行注资200亿美元。这一意在为国家开发银行商业化改革作准备的注资行为,恰好抢在了让国家开发银行能将新获资本计入2007年财务报表的最佳时刻,也使得国家开发银行的资本充足率由2006年的8.05%显著提升至市场估算的15%水平,该比例正好在巴塞尔协议规定的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范围之内。
汇金注资国家开发银行前,财政部作为单一股东的所有者权益为1 580亿元人民币,汇金公司将因为200亿美元注资成为与中国财政部平起平坐的股东,两者将分别持有国家开发银行50%的股份。汇金公司注资给了市场再明确不过信号-国家开发银行将从政策xìng银行转型。
《财经》杂志在注资当天的报道中披露了国家开发银行的初步改制方案。该报道称,“国家开发银行将实行独立法人的母子公司制,母公司仍由国家绝对控股,体现国家战略意图,实行商业化运作;在子公司层面,由此前设想的三个子公司调整为两个子公司:一为投资公司,一为以中长期信贷业务为主的商业银行”。
国家开发银行是只让其他商业银行嫉妒的“蝙蝠”。当初银行由于政策xìng坏账的yīn影,对“两基一支”望而却步,而国家开发银行因为低利率与超长的贷款期限,拔得头筹,2007年全球金融危机发生,政府项目贷款成为香饽饽。所谓“两基一支”,指的是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的融资需求。国家开发银行在过去的10年中已经累计向这些领域提供了超过2万亿元的长期融资,这些利润稳定的项目使这间国有政策xìng银行保持着中国银行界罕见的业绩-据其2006年年报,该行不良贷款率仅为0.75%,资本回报率高达19%,净利润280亿元人民币。不仅如此,国家开发银行利用其“开发xìng金融”的特殊身份,在全国各地的省级城市甚至某些地县领域,保持着与当地政府的良好合作关系。这使得它对当地的发展环境相当熟悉,并对当地一些重点优质的投资项目从前期规划到后期介入都掌握了一定的主动权,同时据此建立了自己庞大的项目库。
谁消化了沉没成本?(4)
实际上,国家开发银行由政策xìng银行转身为商业银行,与其他商业银行理直气壮地争抢项目,还通过成立、参股产业基金-1998年以来国家开发银行已在国内建立的四只产业投资基金外,成立中非发展基金,以推动其向中国在海外的建设项目发放贷款;除了30亿美元参股英国巴克莱银行外,投资京沪高速铁路的消息中似乎也能看到国家开发银行的身影-国家开发银行已经脚踩传统商业银行、投资银行、股权投资公司等数条船。由于国家开发银行的大部分贷款都流向了政府机构,或是政府背景的项目,有财政兜底,因此损失比较少。以其2006年投放的5760亿元贷款为例,按重要xìng排序的贷款依次为公共基础设施(占35%)、公路(占19%)、电力(占17%)等。
国家开发银行名为政策xìng银行,却利用国家信用进行低成本融资商业化运作,通过基建等大项目投资,获得旱涝保收的收益,银行一齐转向政府项目,显示了实体经济领域民营经济不进则退、市场环境劣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