际接轨-虽然2006年8月国有商业银行的大换帅已经昭示了他们的真官员假银行家身份,而行政xìng的压缩信贷规模的要求也暴露了他们行政工具的角色-国民承担的巨额成本被轻轻带过,在注资与不良公共资产剥离之后的新增不良贷款(集中在房地产等行业)被忽略,同样遭到有意忽视的还有拒绝引进境外投资者大获成功的现实。
左口袋进右口袋出的政府财政游戏来回上演,不仅使银行管理层道德风险大增(银行业内外配合的监守自盗式的假按揭、假票据案件屡见不鲜就是证明),更固化了由行政配置金融资源的倾向,以稳定金融安全等各种各样美妙的名义,社会资源经由行政之手源源不断地被导入竞争效率不高而规模庞大的金融机构中。汇金用特别国债给银行注资,不过说明主管机构在央行与财政部之间进行了切换,对于缺乏独立xìng的央行而言,他们与财务大出纳没有什么本质区别。
如果我们以为国有银行改革尘埃已定,商业银行与政府xìng银行各安其位,注资的戏码不会再演,就会犯“很傻很天真”的错误。利益链条没有止境,国有控股大型商业银行中还有农业银行这块硬骨头没有啃,从2008年开始,政策xìng银行如国家开发银行等也在摩拳擦掌准备注资上市,而商业银行光大银行、中信银行等由政府补充资本金,暴露出假市场、真国有的本质,各地的城市商业银行不甘居于人后,注资、引资与上市成为主流。
农业银行改革是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中最难啃的骨头,从银监会以下的数据就看得出来原因何在。2006年一季度,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10?588.2亿元,而2005年,农业银行不良贷款高达7 400亿元,不良贷款占比26.17%,依靠农业银行自身的力量,是无法达到5%或者8%的不良贷款率的。如果是由汇金代表财政注资,一来风险极大,二来最了解内情的汇金对于能否收回投资会有一个评估,三来如此庞大的体量不利于引入战略投资者,既然现在资产质量好得多的城市商业银行也在吸引境内外投资者,他们有什么理由非要加入资产与体制状况更为复杂的农业银行呢?
农业银行的注资上市之路是股市作为解忧市与融资市的新例证。
2007年7月,有报道称,中央汇金公司计划向农业银行注资400亿美元启动农业银行全面股改,注资额来自于特别国债,汇金的注资将用于农业银行补充资本金,农业银行高达7 000多亿元的不良贷款损失则可能由央行和财政部承担,粗算起来占据了2006年我国GDP的1/20。农业银行是准备注资、上市的准政策xìng银行,中央已经明确,农业银行不能从农村金融领域退出,必须补充8 000亿元以上的资本金。可见,农业银行虽然名为商业银行,仍然承担着农村金融的政策xìng任务,是政策银行与商业银行之间的“蝙蝠”。
谁消化了沉没成本?(3)
农业银行的改制报告曾经提jiāo三次,都如泥牛入海。据悉,农业银行分别提出了8 000亿元、9 000亿元、1万亿元的国家注资计划,对于体制改革却着墨甚少。与此同时,农业银行的贷款总额却在不断增大,从2002年初到2005年9月,农业银行的贷款增加了11 400多亿元,居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之首,以此获得的不良贷款率暂时下降,其实隐藏了更大的风险。这样一来农业银行信贷增速更高,尤其是房地产与小企业贷款方面,以至于被单独要求提高存款准备金率。金融行业不言自喻的秘密是,银行信贷急剧扩张不是好事,一旦遭遇到严重的坏账危机,便只能以新增贷款进行遮掩。
不管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深谙国情者都把“做大公司航母”当成做“不沉航母”的法宝,绑架了巨大的社会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