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46 冯&183;维斯里奥努斯, g :《德国海上力量(deutschnds seeacht)》(莱比锡 1896), 218页]但是,这些为俄国建造的新潜艇是卓越的远洋潜艇武备很强,同时又具有良好的适航性,这些潜艇不仅仅是限于近海防御,而且有进攻的能力。德国人在设计制造中,猛然地醒悟到这种舰艇身上蕴涵着的巨大潜能,他们认为这是在未来可能出现的对英国的敌对行为中,潜艇将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于是就立即投入了潜艇的设计以及建造上了。在1905年,德国海军从克虏伯公司接收了它的第一艘283吨的u一1潜艇。而几乎同时,奥匈帝国也才开始将青睐投向了这种海中灰狼身上。
div style一&一t;dispy:n一ne&一t;发布/div 德国的u一1型艇还过小,德国人在次年就建成了标准化的800吨级远洋型艇。而且,考虑到了今后可能进行的破交任务,德国潜艇的航程普遍比同级英国潜艇更加长,而且通常还具有布雷能力。
div style一&一t;dispy:n一ne&一t;发布/div 中国人对于潜艇的设计也走了一些弯路,在购买了霍兰初期潜艇之时,中国人在最高当局的直接干预下,病态般地强调潜艇的水下航行能力,他们看中了霍兰潜艇的水滴型艇身,认为潜艇的水面航行能力是无关紧要的,但是,事实上这个只是一个理想状态,如果潜艇能够长期潜航,水下航行能力当然重要。不过由于电池不断需要充电,潜艇在水下航行的时间要比浮在水面的状态少得多。等到中国人意识到这点,他们己经做了不少的无用功了,中国最早设计建造的6级10艘潜艇都存在水面行驶稳定性极差的问题,然而中国特有的官僚体制却很难产生一个愿意承担抵抗最高指示责任的人。一直到1907年,才由国会海军委员会委员长许景澄提出了一个以东方式的智慧打破僵局的议案,即,不是以建造潜艇,而是以建造“潜水巡洋舰”为由,设计了一种强化水面航行能力的潜艇,当然,这种潜艇的水下排水量达到了2150吨,称其为潜水巡洋舰,其续航能力自然达到了水上6节10000海里,水下4节50海里的水平,最高航速水面18节,水下9节。其外观的最大特征就是在司令塔的前后原来装备的各一门6英吋火炮,和不久以后又改装的全密闭型的双联4英吋高平两用炮塔。除了价格以外,这种潜水巡洋舰中国人建造了4艘,分布命名为“龙潭”c“龙岩”c“龙游”和“龙口”号。“龙潭”级潜水巡洋舰取得了非常良好的成绩,这也改变了中国潜艇设计者顽固的思路,在随后的潜艇设计中,最终确立了比较现实的思路,设计出了“箭鱼”c“虎鲨”等几级比较优秀的1000吨级远洋潜艇。另外,由于“龙潭”级的成功,有情报说,中国人又开始设计更大的2500一3000吨级的新一代潜水巡洋舰,估计航程将达到水上8节20000海里,水下5节120海里,火力也会更加猛烈,还有可能搭载水上飞机。
div style一&一t;dispy:n一ne&一t;发布/div 到目前为止,各个海上大国的潜艇保有量是:英国64,法国52,美国48,德国32,中国24,意大利22,俄国18,日本8,奥匈帝国6。经过这20年左右的发展,各国的潜艇也逐渐根据自身的建军战略,摸索出了自己的特色,法国c意大利和俄国基本上是将舰艇作为一种“潜水雷击舰”,但是法国由于烧汽油转化为烧重油的技术没有过关,其潜艇数量也被英国追越而屈居世界第二位,他们已经丧失了各项优势,另一个潜艇的先进国美国也由于着力于水面舰艇的建设而未顾及潜艇的建设;英国对于潜艇的看法依然是非常复杂的,潜艇在英国是作为一种配合水面舰艇力量的兵力,在这个结果下,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