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我放下手里的茶杯,看着桌子对面那个穿着麻布对襟唐装的老人:“郭老师,您放心,联合书社是老出版社了,我们的理念您是知道的。您这本书放在我们社出版,我们一定会最大程度忠实您原著的精神。”

    他用茶杯盖轻轻刮去茶沫,淡淡地问:“小梅,你先前说你是杨楚淳的学生?”

    我点头说:“嗯,杨教授是我的研究生导师,也是他推荐我去联合书社工作的。”

    郭老师放下茶杯,轻轻地拍了拍大腿,说:“行,看在你亲自跑一趟北京的份上,我这本书就放在你们那出吧!”

    我一听,差点开心得跳起来,但还是按捺住兴奋,从包里拿出文件,商讨起版税等具体事宜来。

    郭汜琨是国内久负盛名的老散文家,近十年来没有出过集子。他最近想把最近十年没有公开发表过的一些散文结集出版,这个消息一旦公布,一定会让国内几大出版社抢破头。我的导师杨楚淳教授和郭汜琨是旧友,他私下告诉了我这件事。得到消息的第二天,我就立即飞到北京和郭老师面谈。

    没想到事情竟然进展得如此顺利。大概是因为读研时我曾经深入研读他的散文,跟他聊得比较投契吧。

    从郭老师家里出来,我给陈晨打了一个电话,约她见了一个面,把从江海带来的礼物拿给她。陈晨和顾博士的孩子已经两岁了,见了面会叫阿姨。陈晨问我:“你这次来北京能不能多住两天?好久没见了,有很多话想跟你说。”

    我笑着说:“你一天到晚围着老公和娃转,哪有空跟我说话。我多住两天还不是看你表演贤妻良母范?算了,我明天就回去。眼不见为净。”

    陈晨还想留我,我跟她说自己手头还有一本书等着付印,必须赶回去。她没办法,只好命令我今后想尽一切办法到北京出差,以便假公济私去看她。

    我在陈晨家里吃了晚饭,然后独自回酒店休息。我住的酒店就在长安街附近,站在窗前远远地能看到国家博物馆。

    那座庄重的苏联式建筑。在白色探照灯的映射下。看上去就像一块倾倒的无字墓碑,只是没有衰草连天。

    我想起那年和他在博物馆里度过的一天,我们在一件件死物之间徜徉。使那短暂的一天拉长成为了上下五千年。那一整天,我和他都没有接一个电话,甚至彼此之间几乎没有交谈。现在想起来,那种默契似乎就是我们彼此相爱的肇始。

    我伫立在窗前。静静凝视着夜幕下的国博,然后拿出手机拨打航空公司的客服热线。把原定明天的航班改签到后天。

    第二天早上,我八点半准时起床,在酒店吃了早餐之后,便跨上随身的小包。坐一站公交车去国博。

    由于是工作日,参观的人不多。我照例到游客中心去换门票,在出示了身份证之后。工作人员递给我一个厚厚的本子,要我在上面登记。

    我接过本子。目光突然落在一行熟悉的字迹上——李牧寒,身份证号,进馆时间是今天早上9点05分——他几分钟前才刚进去!

    我看着登记簿上那行小字,心里好像压着一座泰山似的。我身后的游客轻声提醒:“小姐,你登记好了吗?”我回过神来,立即抓起包冲进博物馆。

    “你想从哪里看起?”“从商周开始看吧。”“你还真是奔着钱来的啊!”

    牧寒,等等我,请你等等我,我只想在茫茫人海中再见你一次,我只是想知道你过得好不好

    我从一件件沉默的青铜器前掠过,眼光急切地在每一个人影上搜寻。他没从商周馆开始看起吗?他会不会已经走了?还是还是这根本就是我的一个梦个疯狂的幻觉?

    绕过一大排楚国编钟,我终于看到了那个孤独的背影。他正背对着我站在一尊青铜马塑像前,一动不动地凝视着那尊微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