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西,”李辅国递上绢帕,讨好地笑道,“大家赏赐臣的已经很多了,这些事是臣的本分。”

    李亨接过绢帕,抹了抹嘴,又道:“天气热,朕不想动脑子,别和朕弯弯绕绕。”

    李辅国最为了解李亨,若再与李亨拐弯抹角,李亨定会翻脸。李辅国揣摩着李亨的心思,换了称呼,郑重地跪在李亨面前道:“圣人,臣不久前在洛阳城中听闻一事,成王在东都之时亲自替战死的唐军将士招魂,成王民心所向,臣斗胆请圣人下旨册封成王为太子!”

    李亨瞳孔骤然收缩,一股寒意自心底浮起,他握紧了手中的绢帕,而后又松开了手,脸上恢复了笑容成王封储众望所归,既然如此,他又何必与天下人都过不去呢?何况,他心中终究对三子李有些歉意,如若封成王为储君,也算是对一直辅佐李的李有些jiāo代了。

    “辅国,今天这事你和我都当没发生过,立储是朕自己决定的,与旁人无关。”李亨又喝了一口燕窝,而后继续批阅奏折。

    李辅国站起身来,在一旁伺候着,虽说李亨刚才那番话是在保护他,但李辅国心头仍旧惴惴不安,他今天的一举一动都是那人有意安排,那个人竟然能精准不差地猜到李亨的心思,安排好下一步的棋局,李辅国心中恐惧越来越大,却无法抽身。

    第十八章

    洛阳城虽不如西都,但在洛阳城中身处权利漩涡中的人,时刻都能敏锐地抓住时机。就如同这几日皇甫濯的府邸里来来往往皆是前来送礼或道喜的客人。

    沁水一役,皇甫濯率领苍云军击退盘踞沁水多日的狼牙军,替李唐皇室又打了一场胜仗。朝廷晋封的圣旨还未下达,不少人已闻到了气味,向鲜少来往的苍云军府邸走动。皇甫濯本是想拒了这些拍马之人,郭子仪却让皇甫濯推掉小官吏们送的礼,至于那些在朝中的大员们送来的东西,能留便留。

    皇甫濯随手抓起一串珍珠手钏,珍珠粒粒饱满,一看便知是上等货。皇甫濯冷笑,对郭子仪道:“大将军,您看若他们当初在回纥兵抢掠百姓之时能如此大气,洛阳城内的百姓还会遭受此劫吗?”

    郭子仪用力拍了拍皇甫濯的肩膀,这位年轻的苍云军将领的心思他自是明白,唯有他们这些从战场中活下来的人才知道战争的可怕与百姓的期冀。然而身处高位的人却不知道,他们只知道如何在战乱中保全自己,如何保住自己搜刮来的权利与财富。可是,这些皇甫濯他们只能看着,却不能言,不能说。

    皇甫濯愤懑地将手钏丢回那堆金银中:“一半分给兄弟们,一半变卖成金银,给朔方军赈济洛阳百姓吧。”

    “这是苍云军的功劳,朔方军受之有愧。”郭子仪统领朔方军,又与苍云军统帅长孙忘情jiāo好,然而他分得清功劳归属,当即拒绝了皇甫濯的好意。

    皇甫濯摆手道:“大将军莫要推拒,朔方军拱卫东都,护守百姓是天子下的旨意,也该朔方军赈济百姓。”

    郭子仪听出了皇甫濯的话中之意,他替苍云军不值。当年若非安禄山背叛,又诋毁雁门关守军已故统领薛直指挥不力,苍云军亦不会十多年来不受李唐皇室重用。如今,虽然真相大白,可当今天子仍旧忌惮这一支要为兄弟雪耻的苍云军,毕竟是李唐皇室错信了安禄山,然而李唐皇室一直不愿承认他们铸下的大错!郭子仪不再拒绝,皇甫濯为百姓着想,他又怎会再推拒对方的一番好意。

    “大将军让我收下一些礼品,然而,有些人大将军明知苍云军不想见,为何还要我等见他?”皇甫濯看着一箱箱抬出去的贺礼,将一封烫金拜帖拿至郭子仪眼前。

    赤红色的拜帖上,“归义王”三字十分刺目。郭子仪敛眉,他也不曾想到史思明竟有如此厚脸皮,居然派人给皇甫濯送来拜帖,言要让最宠爱的长子史朝义亲自登门拜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