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访皇甫濯。皇甫濯冷冷地盯着呈到眼前的拜帖,终还是咬牙接下了帖子。

    当年雁门关一役,史思明父子虽未参与其中,但其后与安禄山联手掀起叛乱,搅动天下风云,战火燃烧大半李唐江山,苍云军亦恨史思明父子入骨。虽说史思明如今转投向李唐,可皇甫濯并不相信史思明是真心实意地想效忠李唐。

    归义王……当今天子赐给史思明这个封号是多么可笑,当今的天子居然册封一个曾经想要占据大半李唐江山的人为王,同时又被封为了河北节度使,一个个隆重而高贵的封号加在史思明身上,足可见当今的李唐已不如昔日。

    郭子仪无奈笑道:“连成王都奈何不了史思明,我等还能做何事?”

    久在朝堂中的人,早已练就一身圆滑本领。郭子仪刚那一句,虽是感叹,话中却藏着一丝威胁。成王即将封储,此时若得罪了史思明实为不智。一动不如一静,既然史思明有意结jiāo,不如先探一探对方的心思。

    皇甫濯将拜帖丢在一旁的矮几上,脸沉得快要滴出水来。

    朔漠坐在回廊下,看着苍云军们扛着箱子从身边来来回回地走过。偶尔有经过他身边与他熟识的苍云会向朔漠打个招呼,然而朔漠瞳孔中没有焦点,他手里紧紧地握着怀刀,茫然地看着身边走去又走回的人。

    皇甫濯送郭子仪离开,经过朔漠身边时,郭子仪注意到了这个胡人孩童。郭子仪又看了一眼朔漠手中的怀刀,怀刀刀鞘玄黑,与皇甫濯身上的铠甲一般颜色。

    “这孩子不在苍云军中吧。”郭子仪问道。

    皇甫濯道:“他是南亦远的书童,南亦远送长源公离开时,将他托付给了我。”提及南亦远,皇甫濯心中一阵刺痛。赶往沁水前,他得知南亦远与李泌遇袭,两人不知所踪,心中一直记挂南亦远安危。他前往沁水时仍不忘打听南亦远下落,半月后得知李泌已平安抵达长歌门,但南亦远一直无下落,皇甫濯想向成王请求亲自去长歌门,却是听闻成王要被封储,他一时又走不开。

    郭子仪念及皇甫濯与南亦远关系,又见朔漠讷讷不言,眼神空洞无神,郭子仪心中微动,对皇甫濯道:“过几日等一切事定,我便替你再向成王请旨,这次绝不拦你。”

    皇甫濯拱手道谢,有郭子仪开口,他要去长歌门就容易许多。

    苍云军于沁水边大胜狼牙军的消息很快便传了开来。还在往东都赶路的南亦远在一处茶棚里听见了这个消息,得意地弯了弯嘴角,然而他又有些失落。他与皇甫濯再相逢不到半个月,他还从未见过皇甫濯带兵打仗的模样。小时候一直都是他南亦远护着皇甫濯,长大后,似乎他得由皇甫濯来护着了。

    南亦远抿了口茶,心道自己无端胡思乱想这些作甚。

    天气太热,赶路的三人好不容易找到了处歇脚的地方,都不大愿说话,只是你一杯我一杯的喝茶。再加之对桌那不断传来的谈资,三人竖起耳朵聆听,一时皆无暇相互jiāo谈了。

    “据说成王不久便要被封为皇太子了。这几场胜仗皆是成王用人得当才打退了狼牙军,成王封储众望所归。”

    “就是说,半个月前成王还亲自替李唐战死的将士们招魂,得此贤王,还能任他安庆绪翻天不成?”

    “是啊是啊,不过成王这储位来得有些运气。”有人冷不丁地压低了声道。

    南亦远听得这话,忙打起了精神,继续听下去。

    “怎么说?”有人好奇地问。

    “你想啊,一年前,建宁王带兵征讨安贼功不可没,可却被张皇后和李辅国向圣人进谗言除去,若建宁王还在,这储位恐怕还轮不到成王。”

    “这话可不能乱说啊。”当即有人提醒那人别再随便开口。

    男人亦是觉得自己说得过了,又另起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