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脸色沉得几乎滴出水来,他一手用力压在凭几扶手上,凝视南亦远的眼神渐渐锐利起来。
“咳咳……”大殿内传来一声咳嗽声,李泌向李长揖道,“南先生为民请命,忠肝义胆,可敬可佩。”
李微微松了眉头,李泌这话倒是中听,不过南亦远当着他的面指摘朝廷,若是在此纵容,难保日后不会有人与他一样,当着他的面痛陈李唐朝廷过错。虽说忠言逆耳,可这也得分人,不是人人都做的了魏征。更何况……李睨了一眼垂首站在一边的李泌,这只老狐狸从来都不愿将自己的心思显露在人前,南亦远是李泌引荐的,就算李泌没有提点他,也难保李泌是相中了南亦远这桀骜的脾xìng,才选中了南亦远。
郭子仪也对李道:“确如南先生所言,是我思虑不周。”
既然连郭子仪都替南亦远说好话了,李自是放下了身段,将这话题揭过。
“为何皇甫将军还未至?”李四下看了一眼大殿中,他今日邀的除了郭子仪、李泌及南亦远外,还有驻扎在洛阳的玄甲苍云军统帅皇甫濯。
自雁门关一役,玄甲苍云几尽消失,及至安禄山与史思明叛乱,这一支埋藏在雁门关冰雪中的玄甲军携盾刀破冰而出,在经历了背叛后,这支玄甲军誓要屠尽狼牙军报仇雪恨!
站在远处的人甫听见李说出的姓氏,心头微动,十多年里,他常听过“皇甫”这个姓,唯有这一次,望着城楼下的残垣断壁,南亦远想起了年少时那个瘦削却温柔的玩伴。
郭子仪道:“臣已派人去请皇甫将军,不久便到。”
李唐皇室终究是愧对苍云军,李了然地点头:“那再等等。”
李话音刚落,大殿正前方悬空的廊桥上,出现了一个玄色身影。
郭子仪喜道:“皇甫将军来了。”
南亦远连忙望向大殿外,皇甫濯离他还有些许距离,南亦远还是一眼就认出了他来。玄色铠甲包裹住皇甫濯,他不再是从前那般瘦弱,相反,皇甫濯比南亦远要结实不少,蜡黄的脸颊有了血色。他气度威严,腰板挺得笔直,走起路来虎虎生风。只是,他的脸上缺少了爽朗的笑容,眉宇间藏着一抹冷酷。
皇甫濯踏进大殿的一瞬就注意到了站在远处的南亦远。未曾想竟在此处见到了南亦远,上午他花了一锭金寻人去打探南亦远的下落,看来这钱是打了水漂。
南亦远见皇甫濯盯着自己瞅了一圈,不悦地扬起下巴,无端被人盯着看了好一会儿,纵然是十多年没见的好友,南亦远仍觉对方太过无礼。
郭子仪见皇甫濯迟迟未向李行礼,故意出声,示意皇甫濯不得无礼。
皇甫濯这才回过神来,向李作揖:“微臣皇甫濯,拜见成王。”
“皇甫将军请起。”李心中有些不满,今日是他召集诸人议事,除了郭子仪外,一个两个皆不顾礼数,然而他一望见殿外景色,对皇甫濯等人的气也消了大半。今日这种局面是李唐皇室一手造成,他虽不是罪魁祸首,可也难逃指摘。
“既然人已到齐,还请代国公替本王将接下来事说与诸位听听。”李心头惶然,之前攻打上阳宫时一直是未死的建宁王扮作他出谋划策,如今安庆绪已逃离上阳宫,李不便再扮作他,而李更不能出现在光天化日之下,李只得自己前来上阳宫,与郭子仪等人商讨接下来的战事。
只是,李言一定要请长歌门人前来,李不知李下的是什么棋路。如今,也只得先听听郭子仪等人的计较。
郭子仪领命,命人展开一张绘有李唐疆域的图纸,与众人说道目前局势。
“安庆绪兵败退出洛阳北逃至邺郡,部将降唐者纷纷斩杀,尽失民心。今日,叛军渡沁水yù取河内,不胜而还,叛军军心动摇。若一鼓作气,再攻叛军,定能灭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