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还是“不算没有?”实在是因为她的问题令人难解。

    聪明人都喜欢用间接法来应酬,但是大都加以滥用,所以有时弄巧成拙。一般来说,凡是可能直接使对方难过,或有所损害的,都以用间接法为宜。

    有这样一例子:某地有个退休干部,年已九十七岁,已拿退休工资数十年,每次都由他的孙儿到有关方面领取。一次财务处换了一个新人,他看见花名册上写着领薪人的出生年月是一八九○年,算一算岂不已年近百岁,心想可能是他的儿孙蓄意瞒报领薪人的死亡,从而冒领退休工资。

    本来他可以问:“喂,老友,这个老先生究竟死了没有?”

    可是他并不这样问,却用“间接法”:“老先生在一八九○年出生,今年可有几岁了?”听这话的人当然知道对方用意何在,于是答道:“今年九十七岁了,托福他还健在。”对方疑团顿释,当即语带歉意地说:“是吗?恭喜你有这么一个长寿的祖父。”于是双方满意告别。

    要知道别人的年龄,直接询问也常会得不到好结果,尤其是问女xìng今年多少岁,简直会被对方认为是一种侮辱。被选为日本第一号保险推销员的原一平其人,却常用以下的方法问别人的年纪。他先问对方:“你看我今年有几岁呀?”对方说:“三十四五岁吧?”原一平就答:“你猜中了,我今年三十四,你呢,我看是四十二、三吧?”(故意把对方估计年轻一些)

    “哪里,我今年四十八岁了。”

    先用一种方法向对方示以敬意,就是间接法的精髓。比方说,你看见一个fù人大腹便便,你与其问她:“你有孕么?”

    就不如说:“恭喜你!”

    俗语说:“朋友有厚薄。”不少是由朋友的介绍而认识的朋友,这种朋友谈不上“老友”,只能说是“新jiāo”。对朋友的应酬,如果你和对方认识,是由于另外一位朋友介绍的,如果遇到这种情形,又要和他办事,应该先把这事通知那位朋友。假如你和对方直接jiāo往,由来已久,那又例外,不然的说,通知那位朋友是绝对有必要的。

    我有一位朋友,他有一种很不好的习惯,你今天介绍他认识一个朋友,第二天,他就直接找那朋友,而且不再找机会让三个在一起碰头,这个人,朋友们给他一个外号,叫做“直线电话”。凡是受过一次教训的,以后再也不敢介绍朋友给他认识,因为他这种“直线”的做法,总有一天要使你损失,如果你也采取“直线”做法。万一对方把事情告诉那朋友,那位朋友就会极不开心。

    所以,记着,假如你打算去拜访某甲,托他办一件事,而某甲是某乙刚在不久以前介绍你认识的,你应该把事情告诉某乙,这样是有利无害的,说不定某乙还会倾力相助。

    同时,要先了解对方的个xìng,对方是熟朋友,这事固然不在话下,如果不十分相熟的,更应设法研究一下。

    没有经过准备的应酬,成功率往往很低,并且往后会遭遇到很多障碍。

    重庆中南橡胶厂厂长刘谷音,是全国五一奖章获得者和全国优秀企业家。她上任以后,把这家工厂搞得红红火火。她除了在强化经营上制定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外,还有一个绝招,就是和文艺团体联姻。

    刘谷音到北京开会期间,几次登门恳切邀请著名歌唱家胡松华、关牧村、胡晓平等到重庆,在他们厂召开的用户座谈会上演唱。当艺术家轻啭歌喉时,山城轰动了。三场演出,场场bào满,中南橡胶厂名声大振。会议开支8000多元,而一次订货就达600多万元,获利118万元。刘谷音尝到了甜头,接着又乘势和重庆歌舞团建立了国内第一家“企业文艺联合体”,在全国首创了经济界与文艺界的“联姻”。中南厂出资扶助歌舞团,歌舞团在全省、全国各地演出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