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3/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122师、124师创建的战功。川军两个不满员的三流步兵师,在西北军一个骑兵旅的支援下,居然能击溃并基本歼灭日军一个旅团级别的机械化精锐支队,甚至还击毙了其少将支队长、两名大佐联队长并缴获了日军第33旅团的军旗。军政部的将军们在认真研究后,都不约而同地认为川军这是在谎报军情、冒领战功。这也难怪,抗战bào发半年多来,还没有哪支中国军队能够在战场上以弱胜强,就连中央军都做不到。至于“基本全歼日军一个支队、击毙其少将支队长、缴获旅团级的日军军旗”,这更加是前所未有、匪夷所思的战功。别说川军区区两个师能做到如此罕见的战功,就是中央军的两个军在战场上恐怕都做不到。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到目前为止只击毙过4名日军将官,并且都是少将,甚至其中3名还是大佐追晋的,只有在天津战役中重伤而死的浅井嘉一少将才算是真正被中国军队所击毙的日本将军。川军居然能一下子击毙一个货真价实的日军少将和两个日军大佐?这怎么看都不像是真的。至于缴获日军第33旅团的军旗,那更加是天方夜谭了。抗战半年以来,别说旅团级或联队级了,就是大队级的日军军旗都没有被中国军队缴获过。日军非常重视军旗,在即将被歼灭的情况下都会烧毁军旗,因此日军的军旗是非常昂贵、非常罕见的战利品。这么多的功劳居然都被川军在滕县战役中创下了,显然是不可能的事情。正因为这样,军政部并没有把这份胜利捷报上传给蒋委员长,也没有给122师、124师任何实质xìng的嘉奖。最后还是看在李上将的面子上,军政部才很不情愿地给122师和124师的官兵们晋升了一级军衔。当然了,这其实也不都全怪军政部。因为这种“谎报军情、冒领战功”的事情以前也不是没有发生过,搞得军政部好几次都狼狈不堪、丢尽了脸。(注:日军的“支队”并非正式部队编制,而是临时给去执行重要任务的某支部队的暂时编制,支队的规模既有师团级、旅团级,也有联队级、大队级,甚至还有中队级,基本都在原先主体部队的基础上进行了很大的加强。)

    但眼下,事情的发展则彻底让军政部上下措手不及、灰头土脸了。滕县战役的战果居然是真的,川军122师和124师居然还真的击溃并基本歼灭了日军濑谷支队的主力,连日军濑谷支队的指挥官濑谷启少将的尸体和日军第33旅团的军旗都在徐州进行着展览,这顿时让军政部集体傻了眼。如今,军政部在委员长那里挨了一顿臭骂不说,第五战区的几十万地方军部队要是都因为这件事而寒了心,不愿意去和日军死拼,从而影响了正在进行的徐州会战,那委员长就不是一顿臭骂完事了,到时候是要有人头落地了。最重要的是,这件事已经在全国各界引起了轩然大波,各地舆论一片哗然,特别是四川地区。川军两个师损失殆尽并建立了一个旷世大功,而中央国府却对川军不闻不问、冷酷无情,这使得全国各地掀起了一片片对中央铺天盖地的抨击声。尤其是四川地区,反响更加是空前强烈。邓锡侯、杨森、潘文华、刘文辉、王陵基等四川实力派将领们纷纷慷慨陈词地上书中央,为遭到极度不公平待遇的川军122师和124师忿然鸣不平,在武汉的四川籍国大代表、社会名流、政府官员也联名上书,控诉军政部对川军的冷漠行径,要求国民政府重视并善待出川抗日的川军。一时间,负责接待的国民政府的官员们被搞得焦头烂额、眼冒金星。整件事情犹如燎原之火,一发不可收拾,同时又在全国各地掀起了轩然大波。军事参议院议员田颂尧上将、第29集团军司令王瓒绪上将、第47军军长李家钰中将等数十名出川抗日的四川籍高级将领也纷纷向国民政府表达他们的愤慨;就连云南省军政主席龙上将、军事参议院院长李上将、军委会副委员长冯上将等国府内非中央系的巨头们也齐齐感同身受地向国民政府表达了地方派系和地方军被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