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礼或者他有没有留着小胡子来断定;狙击手最大的对手是敌方的狙击手;狙击手最好两人组成一个战斗小组,一人负责狙杀,一人负责观察和掩护;等等。

    孟翔又颇为恶dú地教会了这些狙击手们使用《国际战争法》明文规定禁止使用的达姆弹。他微笑着对徐祯道:“徐副排长,你难道不觉得一qiāng毙命实在太便宜鬼子了吗?告诉你一个简单的办法,大家也可以都学学。在shè击前,大家用锉刀把子弹尖端磨掉,露出里面的铅心。这样的子弹叫做‘达姆弹’,shè入人体后会zhà开这么大的血窟窿(孟翔比划了一个篮球形状)。”

    徐祯那双原本很淡漠的眼神陡然间变得一亮。显然,孟翔的话非常符合他的胃口。对日军恨之入骨的他自然狂热地喜欢上了这种能一qiāng将人头打bào并且异常简单的方法。宋来鹏等人也纷纷露出惊奇的目光。

    尽管孟翔说的这些狙击手的战斗要领都是非常简单肤浅的,在后世简直就是每一个军事爱好者的常识,但在此时说出来也确实是推陈出新、前所未有了,让宋来鹏这些老兵们都听得一愣一愣的,随后都对孟翔佩服得五体投地。孟翔又向赵渭滨请求,额外地调拨给这些狙击手每人一百发子弹,让他们手上的子弹更加充足些。其实,每人一百发子弹,实在是少得可怜,但川军本来就很穷,一下子让122师拨出三千多发子弹也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了。随着孟翔用他的“面子”给狙击排弄来三千多发子弹,这让宋来鹏、徐祯等人对他更加佩服了。能够得到更多的子弹,是每个士兵都高兴的事情。

    除了这些以外,孟翔又为另一件很重要的事情绞尽脑汁,那就是装备问题。

    川军的装备实在是太差了,而且又得不到国民政府的补充,因此穷得叮当响,主要武器就是那些陈旧不堪的老式步qiāng、少数的土造步兵pào和土造机qiāng,以及大刀和手榴弹,重武器基本为零。孟翔知道打仗虽然不能“唯武器论”,但靠着血ròu之躯都抵挡日军的飞机大pào必然不是长久之计。将士们虽然一腔爱国热血,但也不能让他们的热血白流。孟翔反复思考着,能不能用土办法造出一些威力强大的武器呢?

    比如,如何对付鬼子的坦克呢?虽然日军的坦克在二战期间根本比不上德国、苏联、美国等军事大国的坦克,其充量只能算是铁皮移动堡垒,但对付没有反坦克武器的中国军队却能逞凶一时。孟翔知道,中日战场上当日军坦克出现时,中国军队只能派出敢死队投掷zhàyào包或集束手榴弹地摧毁日军坦克,这个办法不但非常危险,而且成功率很低。对付日军坦克,中国军队唯一的“神器”就是德国造的37mm战防pào,这种反坦克pào对付装甲薄弱的日军坦克,几乎是一击必杀。但这种火pào非常稀缺,就连中央军也没多少门,川军更加闻所未闻。孟翔以前由于受到后世抗战神剧的影响,认为集束手榴弹也能对付坦克,但通过和赵海军等老兵们的了解,他才发现,自己又被后世的中国导演们给欺骗了。

    “用集束手榴弹zhà坦克?”赵海军听完孟翔的设想后,极度不屑地道:“谁说的?狗屁!”

    实际上,对付坦克的土武器只有zhàyào包,集束手榴弹是没用的。一枚手榴弹大概一斤重,六七个手榴弹捆在一起是很难扔得远的。而且手榴弹主要靠bàozhà碎片产生杀伤力,集束手榴弹对付敌军密集人群有很好的效果,对付坦克基本不起作用。实战中,集束手榴弹只有zhà坏了坦克的履带或发动机,才会暂时让坦克失去部分战斗力,并且这还不是摧毁,只算是zhà坏,很容易就能修好。抗战神剧中,那种集束手榴弹飞过去后立刻zhà得敌军坦克bàozhà起火的效果,完全是“艺术夸张”的表现手段。实战中用集束手榴弹去z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