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量坚守住鲁南苏北。这一点,希望周县长心里有数,同时也请您不要随便散播出去。”

    周同的脸上的愤慨立刻被一层yīn云给笼罩了:“这么说,滕县也早晚沦陷...”语气间掩抑不住阵阵失望之情。

    张宣武安慰道:“周县长,这并非我国军将士们怕死畏战,而是因为我们确实...”

    周同摆摆手:“各位长官,周某虽然只是一介文人,但对中日两国在国力和军力上的差距还是很清楚的,日寇可谓是武装到了牙齿,天上有飞机,地上有战车大pào,海上还有舰队,我们国军装备落后,目前确实很难抵挡住日寇。请你们也不要愧疚,周某是非常理解你们的。”

    孟翔顿时对这位深明大义的县长肃然起敬,他接着道:“周县长,我在此先说句难听话,滕县和徐州都早晚要丢,所以我们在这里抵抗日寇的目的,不是为了坚守住国土,而是要尽最大限度地杀伤日寇的有生力量。周县长您看这里,日寇如果要进攻徐州,那必然会重点进攻这三个地方,滕县、台儿庄、临沂。因此,我们要把滕县改造成一个大碉堡,一个大战场。所以必须要得到您以及滕县所有官民的配合。”

    周同凛然道:“请放心!国难当头,保家卫国是每个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诸位长官需要我和滕县十万父老乡亲做什么,请尽管说。”

    孟翔感动地道:“那我们就在这里先谢谢周县长了。其实我们的要求只有两个,首先就是抓紧时间,把滕县和附近地区的老弱fù孺居民撤走,最好不要撤到徐州,而是撤到皖北或豫东地区,那里暂时不会落入日寇手中,更加安全。日军占领我中华大地每一处后,都是烧杀jiānyín、无恶不作,因此我们不能让滕县的父老乡亲也遭到荼dú;其次就是希望贵县在人力、财力、物力等方面上尽最大限度地支持我们在这里进行战备工作。”

    周同点点头:“没问题!”

    孟翔和张宣武、王承裕、赵海军一起反复地研究了滕县以及附近地区的地形,都认为滕县城区肯定是作战重点,但城北和城市两翼的北沙河、东沙河、界河、龙山、香城、普阳山等地也都是比较重要的阵地,对滕县起到掩护和屏障作用,而滕县后方的南沙河、桑村、中顶山这几个地方则关系到守军最后撤退的通道,也不能忽视。至于其他的次要阵地,都可以放弃了,阵地太多,那本来就很有限的兵力更被大大分散掉。122师只有两个团、四千余人,兵力分散则极容易被日军逐个击破。修建工事的地方应该是在滕县城区以及两翼和城北的北沙河、界河、龙山、普阳山等几个重要阵地。实际上,只要滕县还在国军手里,这几个阵地也并非要死守不可。尽管如此,孟翔仍然感到122师的兵力还是捉襟见肘。张宣武安慰孟翔,战事bào发后,守卫滕县虽然是122师的责任,但124师和附近同属第22集团军的45军也会支援122师的。这些部队和122师一样都是川军,都是同乡军队,是绝不会故意保存实力的。

    整个滕县开始陷入了空前的繁忙中。周同这个县长多年来在当地口碑很好,滕县老百姓基本都愿意听从这个县太爷的安排,家家户户根据县政府的安排,开始拖儿带女、扶老携幼地撤离即将被战火吞噬的家乡,迁移向豫东和皖北,同时周同又不遗余力地招募青壮年协同军队守城。不用说,齐鲁苏北之地原本就民风彪悍,老百姓的爱国热情还是很高的,短短几天内便有两千多名青壮年报名参加,周同把这些青壮年都编入滕县的保安团,连同滕县的警察都jiāo付给张宣武和孟翔指挥,总共近三千壮丁,但有qiāng的只有三四百人,大部分壮丁都只能作为民工来使用,这好歹解决了工兵营的劳动力匮乏问题。除此之外,周同这个满腔拳拳爱国之心的父母官还特地将滕县政府财政部门的一万多大洋的资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