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正。我今天就拿你帝师翁同龢开刀,也叫我大清风气为之一正。

    光绪帝当即罢了翁同龢的官职,而且还不允许翁同龢留在北京,翁同龢无奈收拾行李,不久后就到侄子江西巡抚翁曾桂那里暂住。

    光绪帝并不知道,他这一刀,可不仅仅站在翁同龢身上,更斩在自己的身上。翁同龢虽然反对变法,但他是光绪帝的师傅,帝党中的领袖人物,这个身份注定了翁同龢无论怎么想,他也没有可能投靠慈禧,并必定站在光绪帝的身边捍卫皇权。有识之士纷纷感慨,光绪帝自断一臂。

    很快,报应来了,第二天日慈禧迫使光绪帝任命荣禄为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而原直隶总督王文韶则以户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入直军机处,为军机总理衙门三大臣之一,受命办理新政。显然因为这个缘故,慈禧不再信任王文韶,故而让自己的心腹荣禄担任掌控京畿机要的直隶总督。

    荣禄,瓜尔佳氏,满洲正白旗人。一八七四年,同治帝载淳病死,荣禄参与确定载湉继承帝位,为慈禧太后所倚重。

    一八七九年,因忤慈禧太后,荣禄又被劾纳贿,降二级,去职十余年。到了一**一年底,才起任西安将军。一**四年,允准入京拜贺慈禧太后六十寿辰,适逢中日战事紧急,留京再授步军统领,会办军务。战后,授总理各国事务大臣、兵部尚书、协办大学士,督练北洋新建陆军。

    未来威震天下的北洋军就是在荣禄的管辖下,袁世凯也只是荣禄的下属。

    慈禧此举是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力,光绪帝的变法符合慈禧的利益也就罢了,不符合慈禧的利益,坐拥直隶、北洋新军的慈禧想治光绪帝,还不是一句话的问题?

    光绪帝在变法后连续下了二十多道诏书,包括起用谭嗣同等四人为“军机衙门章京上行走”、罢免自己的师傅军机大臣翁同龢。然而这一切在被慈禧逼着下了三道上谕后。朝廷上的局势立刻不一样了,守旧派好像找到主心骨一般,纷纷上蹿下跳。

    有人上书慈禧太后,要求杀了康有为、梁启超。

    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的庆亲王奕劻、大总管李莲英跪请太后垂帘听政。

    御史杨崇伊多次到天津与荣禄密谋。

    甚至宫廷内外传言西宫太后慈禧将要废除光绪,另立皇帝。

    光绪帝非常焦虑,他自己自己的境地已经到了非常威胁的地步了。但光绪帝现在是开工没有回头箭,变法一开,光绪帝已经没有办法回头了。光绪帝只能够一方面变法,另外一方面加紧联络维新人士谭嗣同、杨锐等人筹商对策。

    杨锐连接联络谭嗣同、康有为等他商榷维新一事。

    康有为提出:“自古以来,欲保皇位唯兵权,而且此兵非地方藩镇之兵,乃京畿重兵。如北宋太祖陈桥上黄袍加身,所依赖的就是京都禁军。”

    “只是皇宫侍卫现在为载漪所掌控,那载漪和老妖婆有亲。更是老妖婆一手提拔上来,不可说动。掌管北京城内兵马的九门提督那桐和老妖婆同为叶赫纳拉氏,对老妖婆之忠心不用说了。这两人皆为老妖婆心腹,可不能够说动他们保护陛下。”

    说话的是容貌清秀的官员,此人别看容貌清秀,实际上已经四十有一,乃是维新派中重要人物、总理衙门章京上行走杨锐。

    杨锐可不必康有为他们好空谈,他曾经当过张之洞的幕府智囊。办事更加踏实。

    谭嗣同说道:“我与直隶按察使袁世凯有旧,可笼络在天津小站练兵的袁世凯为外援。”

    康有为思索半响。一脸凝重的说道:“袁世凯此人和荣禄交往过密,而且袁世凯曾经有一次被人弹劾,几乎要去职,全凭荣禄保举,这才得以继续留在天津小站担任按察使,袁世凯可信吗?”

    杨锐点头说道:“确实。袁世凯此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