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曹文焕知道的历史,能使崇祯皇帝看重和青眯的人,都是在兵事上有独到见解的人。崇祯一生都被内忧外患所扰,所以对兵事格外重视,凡是在朝廷上善于谈兵的内外臣工,无论文武,他都重用过。当然,这里面大多数都是一些喜欢泛泛之谈的庸俗之辈。
其实,明朝数百年天下,由于文官制度一家独大,民间普遍认为读书才是进入仕宦的唯一途径,只有通过科举考试,才能猎取功名。这直接导致了读书之风的盛行,许多人一辈子都在死啃“四书五经”,苦练“八股文”,对于杂书一概不闻不问,甚至于很少有人涉猎兵书,这导致了朝堂上的廷臣,人人都可以算是半个理学家,可是极少有在军事上出类拔萃者。
再加上明朝重文轻武,武官没有显赫的出身,根本谈不上有什么作为。而且许多武职又都是世袭的,这种状况又导致了武官一不修文统,二不修武功,和实际的军事理论也脱了勾,打仗只知道强攻蛮打,不识兵法战策。
所以,能够寻找到一个通晓兵事的能臣,崇祯皇帝一向都是如获至宝,加以任用。比如杨嗣昌,就是皇上在平台召见的过程中,听了他的兵事见解,大声感慨“任用他太晚了”。后来,因为政策上的分岐和其他原因,后东林党的朝官和其他言官交章弹劾杨嗣昌,可是皇上却不为所动,始终袒护他,甚至在杨嗣昌督师期间,连失二王藩,畏罪自杀后,也没有追究他。
皇上青眯懂得兵事的官员,一至如斯。
现在曹文焕要征服皇上的心,就一定要在兵事上下功夫,谈忠心、谈感恩等等都不会引起皇上的兴趣,只有谈兵事。可是,谈兵事也要有资本,明代朝廷上的能臣也不少,能想的办法肯定也想过了,流寇始终没有扑灭。
如果不能说出一个与众不同的想法,老生常谈,像东林党老臣刘宗周一样说一些酸腐的论调,肯定不会被皇上所喜欢。
可是,要拿出一个剿灭流贼的方略谈何容易,曹文焕自认为不是什么军事天才,他只是一个懂得历史的现代人,面对明末的乱局,也拿不出什么高明的剿贼方略。
不过,通过对明史的了解,曹文焕知道有一个人的方略,在明末是起到了比较好的效果的。这个人就是杨嗣昌,他提出的“四正六隅十面网”的策略最靠谱儿。因为这个策略不仅在理论上有信服力,而且经过了实践的检验。
历史上,官军在这个方略指导下,把流贼打得落花流水,几乎消灭干净。如果不是因为朝廷半途改变了策略,又让庸才熊文燦办坏了事,把“剿”变成了“抚”,那么也许历史就会是另外一个样子了。
后来清朝的曾国藩、李鸿章等人,也是效仿杨嗣昌的办法剿捻军,结果捻子都成了盘中鱼肉,让湘军、淮军和绿营兵杀了个干干净净。
可是,现在杨嗣昌就在身边,进京之后,杨嗣昌肯定已经把这个方略呈献给了皇上,这时候如果再说出这个办法,惹起杨嗣昌和皇上的疑惑,追问下去,实在是不好解释。
那么,目前唯一的出路,就是能否想方设法的运用不同的语言,把“四正六隅十面网”策略做出另外一种阐述,这样也许还可以吸引皇帝的注意力。
想到这里,曹文焕清清嗓子,道:“启禀皇上,臣个人认为,流贼难制,主要原因在于一个‘流’字。流贼分成数股,见官军势大就分开,官军离得稍远又合起,分分合合,让官军摸不着头绪。官军兵员有限,为了剿灭流贼,只能尾随跟踪,疲于奔命,而后方粮饷长途运送,难以维持,弄不好还被流贼乘机劫夺,损伤官军士气。而流贼则不然,到一处吃一处。这就使剿贼变得非常困难……”
“曹文焕,”朱由检打断了他的话,冷冷道,“你说的这些,朝廷上已经有很多人说过了,洪承畴也上过折子说过这些事,朕想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