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答应将他们借调给红娘子,就是对于武士集团的背叛,伊达家的统治基础就会松动。那么,抵抗伊达家的失败家族的俘虏中就没有能人了,红娘子显然是不相信的,在汪傲,也就是毛海峰的手下真倭中起到了决定性的就是倭国的失败者。
伊达家上洛成功固然没有经历过大的战役,不过他所击败俘获的俘虏数量并不少,最起码原本隶属于本愿寺显如闹腾的就有成千上万人,随着丹波c近江c河内等地的战事的结束,俘虏同样不少,这些人在原本的意思中大约都会成为伊达家未来几年内修桥铺路挖矿的主力军,不过要维持这支上万人的俘虏军也要配备以一比三的比例配备押解的二线部队。
红娘子的提议从一开始就说动了政衡麾下主要的家臣们,要知道伊达家向来有收降纳叛的传统,起于微末的伊达家依靠的就是这项传统壮大成为天下第一的强大势力的。
原本伊达家不管是在面对毛利家c尼子家c山名家的时候,都是扫平了上层势力,收纳中下层势力的成员为己所用,这些人要成长起来挑战他们的地位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不过上洛之战由于伊达家胜利的太过于顺利,本愿寺显如身死之后一揆众势力几乎立即崩溃,除了跟随本多正信前往北陆之外,还有一部分还在坚持抵抗之外,其余的统统落入了伊达家之手。这些人心怀不满,认为不是非战之罪,一旦纳入伊达家之中,对于伊达家的政治结构是一件非常不利的事情。撬动的怕是伊达家的政治基础。
红娘子提出的建议,可以说是解决了伊达家的一个重要问题,是一个双赢的结果。同时,伊达家在事后还有说辞,这帮人可以说是争战的失败者,在大的层面上还是伊达家的敌人。在国家利益上面,往往只需要一个说得出口的理由,就能够掩盖其中的意义,这对于伊达家在面对大明王朝的问题上也是有利的。
这种会面也就把大调定下来,政衡原则上最终还是答应了红娘子的提议。虽然从本心上他是拒绝的,不过最终还是说服了自己。从实际利益上来说,汪直集团在倭国的地位非凡,保持一定的距离是必须的,但是不能够一再的拒绝疏远了双方的关系,要知道汪直集团一向是倭国最大的军火商人,掌握着倭国七成以上的硝石。
政衡在精神层面上用一种心理暗示的方式说服了自己,他从后来者的角度来看,这件事情上他无法拒绝红娘子的提议。或许这在短期内是一件残害大明王朝的事情,不过从长远来说或许是一件撬动中国的契机。明清两朝的残酷海禁和连绵不断的打击,终于使得中国和大航海时代失之交臂,终于使得中国这个上千年来一直影响世界的第一强国沦为最孱弱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亚病夫,百年屈辱史一直伴随着这个骄傲的民族,让这个一直都是史上最强大的民族无法从将自卑从心底里挪开。
从实际利益出发,就算是毛海峰和红娘子联手逼迫大明王朝签下了城下之盟,也无法从根本上撼动大明王朝的根本,不过却能够撬开大明帝国的国门,让大明帝国明白海洋的重要性。
当大明帝国发现用海禁无法挡住海洋的冲击的时候,他们想到的第一选择就是放松海禁,不管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一旦从放松海禁中得到了利益,那么想要再度关闭海禁的大门就变得非常困难了。要知道一旦再度关上海洋的大门,就要再度面临被打破大门的危险,在没有做好全部准备之前,谁也不会冒着推出来当替罪羊提出关闭大门的提议。
放松海禁,就能够让越来越多的人从海洋上得到利益,利益能够使得一直停滞不前的海洋势力骤然变得强大起来。当然这些不过是政衡的猜想,或许还有另外一个可能,受到冲击的大明帝国更加严厉的打击海商,实行更加严厉的海禁政策,让大明王朝更加沉沦下去。
不过对于中国来说,这或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