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盗窃(情报、宝物),其中小部分是为了自己财,大部分是受雇于人,建康那边也差不多,但大龙头以下有一流高手七人,主要业务内容是行刺,行为地也局限在南朝,北朝由于高手太少,这个业务做不起来。

    至于南朝的人物情况,老六不怎么说的清楚,大多是个估摸,而大龙头身份隐秘,对内对外的身份不同,以老六的地位是不可能知道的。

    北朝这边,老大出身不明,使双刀,身手一流,老二是“一剑门”的成员,身手介于一二流之间,老三是嵩山派的弃徒,爱好是采花,老四是……老七是……老八是……老五也是从北漠来的独行刀客,老六自己则是家传的刀法,他爹从前是衙门的马快,在抓捕大盗的过程中被人陷害斩,等等等等。

    “有意思,你自己的父亲是马快,没得了好结果,自己却改行做贼。”金童点点头:“继续。”

    继续的内容是:黑衣盟洛阳分会在洛阳城中有四个对外联络点,去年一年的业务量是二十九件,其中五件被老大吃了东家吃西家,其余的基本是熟客联系或者介绍,至于熟客,一般也都是被另外的人指使,只做传话之用,老六本人对这些人的后路不是很清楚,老大可能会知道,但据老六分析,老大也只能知道个大概,而老六自己明确知道的熟客后台有六个人,五名官员,一名商人,官员的来历是尚书省序列三人,中书监序列二人,有名字、官职等等,介绍的还算比较详细,至于商人没什么重要的,主要是打击竞争对手的手段,金童也懒得理会。

    至于今晚黑衣盟洛阳分会要来这小小的福安银楼找什么东西,老六就完全不知道了,只知道老大让一锅端,肯定是来找东西罢了。

    “嗯,”金童感觉对于黑衣盟的了解差不多了,对于老六的表现有点满意:“好了,看你招供的还算爽快,能得个好死了,至于能不能‘赖活着’,你继续吧。”

    摇曳不定的灯光下,他的表情懒懒的。

    ----------

    李定,字公信,年四十一岁,身高八尺,孔武有力,善使双刀,弓马娴熟,方面大耳,仗义疏财,有古义士之风。

    这是旁人对李定的评价。

    李定从小就不是个幸运的孩子。

    泰安李家,本是在整个青州都赫赫有名的家族,从曹魏时代的祖上担任青州刺史开始形成家族,经历魏晋两朝而不衰,直到北魏皇始元年被族诛,长门倾覆,只余下旁系十三房,这是李家苦难的开始。这个时候,距离李定的出生,还有七十年。

    七十年的时间,对于一个家族来说,能生多少事情?比如一个家族经历三代人,比如一个家族从十三房减少到六房,每过十年,就有一场祸乱,宗族减少一支。李定,是第七房最后的一个人。

    天安元年三月初七,李定出生在青州泰安县李氏宗祠左后院的猪圈里,当时正在喂猪的李母腹中忽然剧痛,正值农忙,喊人不至,李母拼死挣扎,产下李定,咬断脐带,却未能产下胞衣,流血而死。两天后传来消息,李定之父行商归途中被贼人杀死,族人遍寻李母不获,最后在猪圈中找到尸体和奄奄一息的李定,而在李定家中,两岁的哥哥因风寒无人照料已经辞世。

    族中有老人李永因孤寡接受族产奉养,遂抚养李定九年,李定九岁的时候,李永在集市上与泰安县大族王氏的公子王为生争执,被官府责打,回家不满一月,吐血而死。

    从这一年开始,李定拒绝任何人抚养自己,每rì早出晚归,随大人下田劳作,晚间默默无言,梦中咬牙切齿。

    三年后,因瘟疫饥馑,族长李贺将十二岁的李定打给僧人无因,带走逃荒。再一年后,李定随师父回归泰安县,现整个李氏宗族已然不再,饥荒和瘟疫把这个家族彻底的征服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