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写在前面位置,有点怪,但写在后面,只能ip,所以原谅我放在这儿吧)终于写完了。(无。,弹窗....
这是第一本书。从前年的九月到现在,一年多的时间,期间写写停停,但终于还是写完了。时间虽然有点长,好在没有tj。
非常感谢关注与喜爱本书的朋友们,感谢大家对本书的厚爱与支持。如果没有你们,也许早就tj了。
成绩不好,有点难过。但是好看的书不一定会有好成绩(自我安慰下)。当然真正的好书,一定会人欣赏。所以对惠眼识珠的诸位朋友们,更加十二分的感激。
当然,也许我写得不够好,但我写得很用心。
历史小说,小说的人物性格或者胡编,历史事件的过程也属杜撰。但我写的书中,历史上当时的地理、习俗、以及大多事件,并非虚构,而是附着在上面,尽量做到真实。
比如,长安城与洛阳城的布局,我查了大量资料,对大唐时代最重要的两座都城的布局,包括寺院、皇宫里的宫殿池阁的布局都尽量用了实地实名,甚至仔细到有据可查的著名人物在长安城中所居住的“坊里”位置。“北都”太原以及“扬州”也同样如此。其它如大到天下各地在当时的地名,小地街道里巷的名称,都尽量做到查有实地。
不仅如此,我还顾及到在大唐,在我所写的历史时代,当时的地名变迁。比如长安,许多人都知道长安,但很多人不知道唐长安与汉长安是完全不同的两座城。唐长安是隋初所建,是在汉长安之南建立的一座完完全全的新城。再比如皇宫,很多人知道唐时长安的三大宫:“太极宫”、“大明宫”、“兴庆宫”;但少有人知“太极宫”最初一直延续隋时的叫法,称作“大兴宫”,到唐睿宗景元元年(710年)才改名“太极宫”。而且大兴宫才是唐初皇帝的真正皇宫,从李渊、李世民到李治初期的政治动都是在此发生。大明宫原是因李渊搬出皇宫后,李世民为他所建,但李渊并未住上身先死,因而停建。直到大兴宫因地势原因低洼潮湿,不利于健康,加上永徽五年的大水祸,大明宫才再次修建。也因此武则天在长安城的主要政事活动是的大明宫。
还有当时人的习俗,从称谓到衣着也尽量做到严谨。比如,唐时及以前对于女子的称呼,并非用“夫姓”,而是用自家的姓氏,这一点许多穿越者或许并未注意到。再比如古人街道上的行驶规则“靠右行驶”“少避老,下避上,贱避贵,轻者避负重”等等,甚至是唐时的酒名称呼……我尽量“还原”。
特别想指出的一点是,大多数人知道唐人开放,衣饰也大胆,但少有人注意到它的演化过程。曾有人指责我写的“黑纱罩”纯属瞎掰,但据我考证,唐初贵族妇女出行的确用“全身罩”(有点象于妈版的《笑傲江湖》中任盈盈戴的那种),也有只用“头罩”(象老谋子《十面埋伏》中的那样),当然到后来是越来越开放,许多贵族妇女为了方便,干脆着男装或胡服出门。而宫装的露点也是事实,但是多在宴会上。而且是上面可以大胆的露,下面却护得紧。裙装虽然没有象后来的不准露脚那般“小气”,但也多用“长裙罗裾”。
当然,我写也不尽是如此严谨,有些古代人的称呼并没有刻意“还原”。比如唐人的“哥”,可以指兄长,但对自己老爹有时也用它。如果当真如此写法,大概大家看了会“晕”。)
总之,我尽量让自己作到“严谨再严谨”(我想我写完这本书,甚者可以写一本“唐穿秘籍”了)。
故事结构也尽量做到逻辑合理,而非单纯的胡编乱造。
当然,其中难免有许多不尽人意之处,还请诸位朋友谅解、指正。
记的在讨论组中,有一次问“觉得我写得不错,为何……”?有位书友说“哪天你觉得自己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