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中,由于怀疑的对象是大宋第一波ss,那身边可信之人大大减少。和欧平是主仆之交,和展铭是知己之交,和惠兰是恩义之交,除了这三人外,欧阳宁可信任生意伙伴苏千和周安,也不愿意去相信别人。

    一路停停走走,终于在期限的最后一个月到达了河西走廊的无名县。说本县无名是因为宋西夏重开战端后,临时设立的县城。一个目的是收拢河西走廊就近军民,第二个目的是做为前军的后勤补给点。也可以说是一个兵比民多的军事重镇。

    韩世忠派人和知县一起十里外迎接钦差卫队。欧阳一看这知县乐了,这不是原先韩世忠亲兵中几个能写自己名字中的一个吗?这也太凑合了。不过也可以看出,识字得到升迁的机会比文盲要大得多。军中对识字要求不太高,看民国抗日期间,政府军中只要是弃学从军的,多是个少尉。从这点也看出,即使是近一千年后,中国的教育水准还是很低。

    这个知县到时候会报给朝廷,如果打了胜仗,一个熟悉当地的土知县比中央派遣的酸儒可是有用得多。更何况占据西夏全部国土后,将多不少的实缺。要么说即使是儒学文官也有支持打仗的。

    一通礼毕,开进无名县。韩世忠并不在此,而是在两百里之外的大帐中。按照战略,他的主力有两个战略目的,一是围城打援,将出城的军队和支援兴庆府的军队全部干掉。第二个目的是支援东永兴军路和西面的刘锜本部。只要他守住这个战略,另外两路进可攻退可守,全盘就活了。

    战略布置最大好处就在,不是按一场或者数场战斗来决胜负。如辽对金的护布岗达之战,辽人枉费绝对优势的兵力和后勤,没有明确的战略,而是一心寻找金主力决战,并且没有充分估计战争失败的后续手段。

    面对打法、武器、士气、后勤都过自己的大宋,西夏人知道,除非大宋内乱,西夏的败局已定。至于什么铁鹞子,在火器面前都是牛鬼蛇神。

    无名县朝北百里就进入了可能交战区域,几百人的钦差卫队对战争来说,不过是沧海一粟。韩部留了五千精骑和两万步兵由一名正将带领,保护钦差卫队前行。

    ……

    百里后,登高可以隐约看见兴庆府的城郭,欧阳改变谈判地点,继续推进,直到兴庆府三十里,宋重军云集的数个村落,才停下了脚步。韩世忠听闻如此,忙吩咐大帐移动朝欧阳所处位置过来。

    距离最后期限还有二十来天,第一封欧阳亲笔书写的使书送进了兴庆府。李乾顺刚看了开头就勃然大怒,宋欺西夏无人,竟然把谈判地点定在兴庆府二十里位置一个荒芜的小镇。这叫什么?这叫城下之盟。这是一种屈辱。但,即使再生气还能怎么样呢?西面几万宋军所向披靡,将领是西夏人闻风色变的刘锜。而中央十三万大军囤积兴庆府左右。如果换了半年前,还可以一搏,但是如今战马都快吃光,怎么和人家打呢?

    再者这个欧阳是出名的渗透高手,一小小心,明天兴庆府内就会四面火起,人人造反。按耐住再看下去,还好下面言语还是比较客气。说两国世代友好,本着有事好商量的精神,希望西夏拿出诚意派人出城和谈。

    ……

    第一场谈判,李欢对阵欧阳

    李欢曰:“万事和为贵。”

    欧阳问:“多贵?”

    李欢答:“无价”

    欧阳拿出一叠银票砸桌上:“那谁,一万贯,过来跟我混。”

    被指点李欢侍从箭步上前收银票哈腰:“欧大人,小的钱七。”

    “恩,后面去。”欧阳扫下头问:“多贵?”

    “你欺人太甚。”李欢咬牙。

    欧阳朝身后一指道:“我带了二十个人,便宜点,一个五千。你带了三十个人,一万一个。我们就赌是你西夏能把我的人买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