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攻下秣陵城后,江东的大局就已经基本安定。

    虽然吴郡的郡治吴县,会稽郡的郡治山阴,比还没扩建的秣陵城都要大,但由于孙坚的守军都集中在这儿,消灭了孙家在这边的主力,再想要攻克没了守军的城池,自然不在话下。

    就在攻下秣陵城五天后,吴县也宣告城破。

    守将孙静等孙坚的兄弟,吴县城破,孙氏的眷属,全都落入了王奇手中。

    另外还有个重大的收获,就是擒获了在挑动曹刘孙吕四家联合上有极大表现的于吉。这位太平教主(天一教主?)在江东影响力极大,王奇也不敢松怠,立刻让主将徐晃派人将他送到秣陵城来,并且不得对他无礼。

    至于孙家的老幼,也是送过来,用来劝降孙坚等将领。孙坚刚毅,不大可能轻易投降,但等到天下大定,王奇不相信他还能坚持的住。

    建安三年八月,刚接到秣陵城破后没几天的孙策等人,又接到了王奇传来的劝降书。

    里面不但有孙氏眷属写的书信,还有作为江东最大黑社会头子于吉的一封声明,称当初鼓动江东子弟对抗丞相王奇是不对的,现在他已经接受朝廷的册封,成为江东正式的道教领袖,道号天一真人。同时正式要求所有的江东男儿,在听到声明之日起,开始向丞相王奇的官军投降,逾期不降者,就是叛贼。不但本人得不到天一教的照应,他们的家人,也不能接受大家的救济。

    消息一传出,本来就已经有人开始逃跑的联军立刻开始了大逃往。

    会产生这样的效果,就不得不说说于吉这个人了。

    于吉,据传已经活了一百岁,因为梦中得老子传《太平经》而创立太平教,信奉的是道家门派。因为现在的江东还在开发过程中,百姓经常受南方的瘴气之苦,于吉就施符水救人,很得当地的民心,就连军将也不能例外。曾经有一次,于吉来到孙坚的宴会上,诸将宾客三分之二下楼迎拜他,掌宾者呵不能止(参考《江表传》孙策于吉部分)。

    正是因为于吉在江东的独特位置,才能帮孙坚登高一呼而百姓响应。如果不是因为孙坚担心他影响力太大会给自己的统治带来麻烦,将他迁到吴县软禁了起来,王奇想要打下秣陵,恐怕还得再花几天时间。

    不过王奇是来自现代的人,自然不会被他的鬼把戏所迷惑。抓到于吉后,只是把那本自己编的《道藏》c宣扬积极精神的道教典籍扔到他面前,告诉他,如果听自己的话,宣传这本书籍里面的内容,就饶他一死,如果不同意,就当着江东百姓的面,拆穿他的真面目,再将他斩首示众。

    于吉当然不可能就这么服从,还当着王奇的面,摸了摸坐席上的一块草垫,让草垫燃起了幽幽的蓝色火焰,以显示自己的法术。王奇立刻察觉了他搞的什么鬼,上前将他打翻在地,从他袖口中搜出一袋磷粉,在地上撒了一点,利用夏天阳光的热度,很轻易的也让席子上燃起了火焰。

    当于吉的各种把戏被拆穿后,立刻从一副清高的样子变成了一副献媚的嘴脸,热情的表示,愿意听从王奇的安排,宣传那本书的内容。甚至主动表示,愿意写信招降孙策军,又指出王奇《道藏》中几处不完美的地方,帮忙改了过来。

    本来还有点生硬的道藏,经过他的稍微一修改,立刻变成了一本学术性很强的专业奠基。王奇大喜,想不到这个江湖骗子竟然还是一个宣传能手。许下一些好处后,正式收降了于吉。

    “吕奉先!你这是何意?”孙策带着周泰蒋钦,以及在广陵之战中逃过来的曹仁于禁,把骑着赤兔马的吕布堵在了城门内侧。

    “哼!我是何意,昨日商量的时候,不是说清楚了吗?”吕布冷声道,“如今难得王奇丞相愿意既往不咎,我等再不投效,就是逆天行事!既然你这个不忠不孝的乱贼不愿投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