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恶乐观》第六章入门登记

    老子!

    一个耳熟能详的名字,试问天底下,那个读书人不认识老子?尽管大唐采用儒家的“四书五经”为核心的科举制度,在社会上掀起一阵儒风,然而被孔子喻为“龙”的老子的道家并未没落。

    相反,因老子姓李,大唐天子姓李,便特别推崇道教,尊老子为始祖,自称老子后裔。

    唐帝王以道教为“本朝家教”,始终扶植和崇奉道教。

    “前辈实在笑我,学生哪有不知老子?”谈到老子,孟宇不再以晚辈自称,而是一读书人的方式自称学生。

    而这一个“学生”在中年胖子看来,就是读书人的矫情,鄙夷地看了一眼孟语一眼,说道:“那你可知老子的身份?”

    “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谥曰聃,楚国苦县人。曾做过周朝的守藏史。老子幼年牧牛耕读,聪颖勤快。晚年在故里陈国居住,后出关赴秦讲学,死于扶风。其死后留下一本《五千丈》,即《道德经》”

    “经”字刚开口,孟语便被中年胖子拍了一下后脑勺,生生把他打断,顿时丈二和尚,摸不著头脑。

    “读书人就是迂腐。”中年胖子看着孟语,一脸鄙夷,继续说道:“这些都是你从书上看的吧?”

    “小生不才,也只记得这么多。”孟语是说实话,“四书五经”都背不过来,怎么有闲心去看其他书。

    “还是我告诉你吧!老子在上三皇时是玄中法师,下三皇时是金阙帝君,伏羲氏时是郁华子,神农氏时是九灵老子,祝融时是广寿子,黄帝时是广成子,颛顼时是赤精子,帝喾时是禄图子,尧时是务成子,舜时为尹寿子,夏禹时是真行子,殷商时是锡则子,周文王时是文邑先生,据说也是文王的守藏史。”中年胖子说了一大堆,速度很快,顿时让孟语大脑短路,愣是没反应过来。

    当然,这些记载都不是经书和正式传记,读书人自然没有几个知道。

    “还有,老子并未死,当年他留给关令尹喜留下《道德经》之后就骑牛西去,乃是回到了修真界之中。而老子也只是修真界那位神话级人族的一缕分魂来到此界传授学识罢了。”中年胖子谈到那位神话价人物的时候,眼神流露出敬畏之意。

    “那位神话级人族是谁?”孟语纳闷了,干嘛不直接说出名字,真是勾引别人的好奇心。

    然而,中年胖子却一脸严肃,道:“天机不可泄露,有些话,有些人,我们不能说出了,否则”他指了指天,“人在做,天在看。”

    闻言,孟语有些不赞同,他曾看到一个乐于助人的勇士,在贪官的手下含冤入狱,就因为打了一个在光天化日之下调戏良家妇女的纨绔子弟,结果一夜之间“暴毙身亡”。任何人都明白这个“暴毙身亡”的意思,只是没人敢揭穿,后来那个贪官还官升一阶,而那个纨绔子弟生活继续欺男霸女。

    “我说的天,并非是天空,而是指那些足以成为天的人。”中年胖子似乎怕孟语这个读书人误解为天机循环,因果报应,这才做出解释。其实,因果报应,也算是一种天的做法,不过,规则还是掌握在大人物的手中。

    中年胖子的解释,孟语也理解。如今天下太平,但若是你骂了天子,不出一天,便有人那你归案,这“天”天子还是在看着的。

    经过几番谈话,中年胖子也明白眼前的这个读书人恐有满腹经纶,却对修真界一无所知,当下又给孟语普及了一些知识,要不被人杀手还不知道怎么回事。

    孟语仿佛听戏般,竟听得入神,实在是那些已经超脱了他的认识,御剑飞行,兴云布雨,吞云吐雾实在是惊奇不已。这样的结果是,他竟然对那些凶险竟然没有上心,反而是热心向往,恨不得快点到修真界,学点神通,早日成为仙修士。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