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一个触动了整个大明官场七成往上利益的提议甚至是对于整个大明地主乡绅阶级的冲击。

    而这样的举动在现在的朝堂上竟然没有人出来说话?

    这一点就连朱元璋都有些惊讶了。

    即便是他贸然提出这样的事情朝堂上自命清高的官员也是绝对不会服软的。

    这些官员能够走到现在这样的地位离不开身后宗族的支持同时他们也需要维持宗族的利益。

    用某些官员的话说即使是身死道消也要维护这郎朗乾坤。

    目前的奉天殿中呈现出一种诡异的宁静。

    落地闻针这样的词竟然会出现在奉天殿中也算是头一遭了。

    足足半炷香的时间在朱英说完之后下面却是一点反应也无朱元璋也乐得看热闹。

    刘三吾此刻却是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他想说些什么可是嘴巴蠕动了半晌却发现自己不知道应该怎么去说。

    往日的伶牙俐齿到现在如同完全消失了一样。

    属实是气势被压得太惨了。

    刚才的事情还没缓过来太孙殿下就抛出这么一个大雷若是有什么话被抓住了漏洞那可就真是死翘翘了。

    刘三吾不怕死他年纪这么大了也没什么太大的忌惮。

    可他怕一世清名被毁啊。

    太孙殿下此人他算是看出来了比之陛下分毫不差更兼顾的是陛下大概是拖出去处死。

    可太孙殿下他完完全全的是杀人诛心。

    文人最怕的就是这个了要是不能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送命那么死亡对他们来说就毫无意义还不如苟且偷生。

    眼看都快一炷香的时间了朱元璋看还没一人说话稍稍思索过后便道:“看来大孙的这个想法爱卿们也都是非常认可的。”

    “既然是如此咱待会就下文书昭告天下关于此事的变化而后也可快速召集天下人才共同完善此事。”

    朱元璋此话一出下面的官员可就有些坐不住了。

    “臣有上奏。”随即一个礼部的官员连咳嗽这样的潜规则都没来得及就直接出班作揖道。

    旁人看到有人站出来了也是大大的松了口气。

    没有谁想此事就如此被太孙殿下得逞即便是那些科举入仕的官员也是不想看到这样的情况。

    在没有科举入仕前对于这样的提议自然是万分维护可现在他们已经是权贵阶层的一员了利益的方面就完全不同了。

    能够进士入仕的官员没有谁敢保证自己的子嗣也能和自己一样。

    再大的权势无法福泽后代那就差了许多味道。

    他们已经是既得利益的一员同样也希望即便自己的后代稍微差些也能有很多的机会能够入仕即便达不到自己这样的高度至少能够官官相传。

    “准奏!”

    朱元璋大手一挥直接说道。

    他还嫌没点挑战力呢大孙这么搞群臣都没反应有一种让他误以为大孙说的好像站在官员那边一般。

    现在终于有个冒头的了肯定让他说大胆的说。

    礼部站出来开口的也不是个小官那可是正三品的吏部侍郎。

    杀不杀的先放一边先看看大孙如何应对。

    得到允许的官员朝陛下和太孙殿下作揖后道:“科举制自隋而经唐而兴延续至今已经有八百余年臣观历代君上对于科举制虽有所改革但大致的方向是没有变化的。”

    “我朝开科举取天下士自洪武三年始至洪武十七昭告天下定下《科举成式》。”

    “三年一次的科举对于天下读书人来说那都是十年寒窗苦读的准备然现如今贸然大改多少学子的心血将要毁于一旦。”

    “如今洪武二十五年去年科举下次科举便就在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