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6)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118-资格赛15

    季班的解说视频预告是在晚上8点放出, 是三夭憋了许久的产物。并不是针对某一场比赛。因为资格赛的地图和时长都太过简单,很难挑出节奏紧凑的场次。所以三夭干脆来了个大杂烩。

    网友们点进网址,热情留言。评论区的走向很快分成了数种完全迥异的风格。

    一部分在假哭, 说没有了乘风的资格赛就没有了快乐。这人怎么可以不善始又不善终?

    一部分手操专业的学生仗着自己有新马甲无节操地疯狂表白季班。

    还有一部分观众在干正事,恭贺乘风顺利过线, 并对本次记录吹了一箩筐不重复的彩虹屁。由于每条评论的字数都格外的多, 乘风有点怀疑这些是三夭找来的水军。

    视频资料的封面是一架手操机甲的背影。解说正式开始后, 背景中响起季班整理桌案的杂音,随后他开口说话。

    “我的解说不是很好笑,可能会有点无聊。”季班顿了顿, 调高系统的声音,平缓而温和地道,“其实双人对战的副本没什么好解说的,一句话没说完可能双方已经打完了。所以今天我会从常规的角度, 给大家分析一下乘风的操作水平吧。”

    季班点击屏幕正中的播放,有条不紊地道:“可能很多人都不了解, 为什么乘风能一直赢?为什么每次看起来很惊险的对决场面, 最后赢的人一定是乘风?她运气真的有那么好吗?她的操作,对应的传感机甲可以做到吗?”

    网友们确实对这个问题最感到困惑。

    手操机甲门槛过高, 大部分吃瓜群众连最基础的操作代码都无法掌握, 更无法评判各项操作之间的难度等级。

    记住网址m.vipkanshu.vip

    乘风的记录究竟水不水?乘风跟传感机甲专业的单兵相比到底有多大的差距?业内称她的路数为“亡命之徒”打法, 里面有多少是纯粹的运气,又有多少才是真正的实力?

    各式各样的观点都有,一帮人拿着外人看不懂的数据在网络上搅浑水, 谁的声音大, 谁就能说服人。

    毕竟里头的门道大伙儿都摸不清楚嘛。

    三两句话的功夫,视频中的两台机甲已经开始交锋。

    为了躲避对面提前架好的枪炮, 乘风操作着机甲直角转向,扒住墙面紧急绕行。并利用玻璃被震碎的窗口,不断变型机身,像一只灵活的大型机械蜘蛛,迅速向上攀爬。

    随后借由高度差,直接从上空越过一处低矮的障碍物,完成偷袭。

    对手完全没料到她能爬到那么高的位置,等发现时最关键的武器库已经被轰毁,机身重度损坏,只能狼狈撤逃。

    网友们在下面集体刷“666”。

    因为爬墙技能是传感机甲的盲区,类似的操作在整个联赛都比较少见。爬那么高又那么快的,更是几乎没有。

    季班点击暂停,解释道:“最初版的默示是有很强的攀墙力的,相对应的是牺牲了机甲三分之一以上的可变型结构。后来做出了调整改进,大部分学生就放弃了这项技能。其实三夭跟军部也不提倡这种操作,因为即便是对初代默示而言,这种行为的危险性也太高,但是爬墙……”

    他话藏了一半,网友们替他接了下去:“真爽。”

    可惜不是直播,季班看不见这么一场心有灵犀的画面。

    季班低声笑了笑,从后台调出一个用于数据分析的模拟软件。

    里面的数据已经设置好了,还原了考场里的局部地图,只是去掉了所有会干扰视线的外部景观,用最直白的黑色线条来表示街道跟建筑。

    “以前默示有足够支撑机身重量的吸附部件,现在需要一定推进动力的辅助。”季班边说边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