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这是苏清泠的一贯套路。

    自从她利用三十年后的邮件获取利益开始,每一次都是这样:

    眼睁睁看着案件发生,然后眼看着警方四处奔波,不得要领,等警方查了几天还没查出来的时候,开一场记者发布会。

    然后十分高调的告诉大家,她要参与调查。

    再之后,利用邮件上的提到的信息,装模作样地跑遍几个案发地点,找几个关键证据。

    到最后,在邮件上提到的破案时间之前,抢先公布结果。

    至于她公布之后,罪犯会不会因为她的话,提前逃跑,那根本不在她的考虑范围之内。

    她只要证明自己比警方厉害就行了。

    这一次也一样。

    当苏清泠让助理打听了警方的情况,确定警方还没有破了那个虐杀儿童案的时候,她又一次行动了。

    私人侦探工作室门口,媒体记者蜂拥而至。

    大家怀着对苏清泠的敬佩和推崇,请求她出马,早日破了这个案子,将凶手绳之以法,免得让更多的无辜儿童受害。

    与此同时,警方对杜华的审讯,已经有了结果。

    “你为什么要杀死那些孩子?”何方勤问道。

    “因为他们该死!”杜华突然愤怒起来,“如果不是因为他们,我的儿子也不会死!他才四岁,正是天真烂漫的年纪!”

    紧接着,杜华将自己的杀人动机说了出来——

    三年前。

    杜华和妻子都是平城某个小学的老师,两人还有个上幼儿园的儿子,叫杜小晨,一家三口非常幸福。

    他们两个上班之前,会先把儿子送到幼儿园,下午下班之后,就去幼儿园接儿子,然后再一起回家。

    有一年,学校安排他们夫妻两个,当了不同班级的班主任。

    杜华和妻子工作非常认真负责。

    担任班主任之后,他们每天放学,都要等学生们全部被家长接走之后,才能离开学校。

    这是为学生们的安全考虑。

    由于班上学生们父母的工作不同,所以不是所有人,都能恰好在放学的时间点,来接自己的孩子。

    而那些因为父母迟到、没能回家的孩子,只能留在教室里等着。

    学生不走,班主任也不能走。

    这样一来,他们自己的儿子就必须在幼儿园多留一段时间。

    悲剧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发生的。

    由于杜华和妻子每天提前送儿子去幼儿园,晚上又延迟来接儿子,以至于他们夫妻俩从来没跟幼儿园其他的孩子碰过面。

    也不知道从什么地方传出的谣言,说是小太阳幼儿园的杜小晨小朋友,没有父母,是个孤儿。

    孩子们的三观还不成熟,也没有判断是非的能力。

    他们很天真,但有时候天真到近乎残忍:

    你没有爸爸妈妈,你和我们不一样,我们不要跟你玩了!

    就这么简单可笑的理由,让杜小晨在幼儿园里成了个异类,被其他小朋友孤立欺负。

    某天下午,放学前夕,几个孩子心血来潮,想要整蛊杜小晨。

    于是以玩“躲猫猫”为理由,把杜小晨骗进了班上装彩笔的塑料柜子里,让他躲在这里。

    杜小晨哪里会怀疑人家有什么坏心思?

    他只想着,以前大家都不跟我玩,今天却跟我玩躲猫猫,肯定是他们喜欢我,愿意跟我当朋友了!

    于是他乖乖躲进去了。

    几个小孩子在外面,把那扇塑料柜子门上了锁。

    然后,放学了。

    杜小晨还躲在柜子里不出声,等着小伙伴们来找他。

    可他不知道,其他孩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