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渭水之盟。”顾云墨说出四个字。

    众人心领神会,这是大唐的耻辱,大唐人更是为此质疑李世民,唐朝骑兵能征善战,尤其是那犹如黑色死神的玄甲骑兵,何时退缩过,何时惧怕过敌人,而如今却签署了这份愤恨的条约。

    “我带着一百多的村民前去从军,想着光宗耀祖,建功立业。”

    “于是,被分配到边疆地区,常年与突厥人发生战争。”

    “突厥虽野蛮,可男儿志在四方,何惧那小小的突厥,我等抛头颅洒热血,即使身死也是为国捐躯,死而无憾。”

    “可有一日,上面传来将令,大唐与突厥签署了《渭水之盟》,我等将士尸不归乡,魂不知何处,突厥却完好退去。”

    “那些同伴,那些村民,那些一起流血流泪的战士全都白白牺牲,我无法入睡,不管用什么办法,真的睡不着。”

    “过了两日,传来撤兵的消息,我心中已无信念,说我没勇气也好,说我无大将之才也罢,我真的不想再看到我身边的人一个个的倒下去,拖着残缺的身体继续战斗。”

    “我选择了退出,放弃了职位,带着仅剩的同村,回家。”

    说到最后,顾云墨这个坚强的汉子流下了泪水,尤其是“回家”两个字,说的特别沉重,可知心中艰难的抉择。

    雪儿看向顾云墨,泪水也顺着红晕脸颊流了下来,短短几句,虽无法体会到其中艰难痛苦,可心中却是一阵的心酸,悲伤。

    马师傅就是回家的其中一人,他最能了解顾云墨的痛苦和伤心,可不知说什么安慰,于是拿起酒杯,为顾云墨斟满,二人相视一眼,一饮而尽。

    就在这时,一个声音响起。

    “其实《渭水之盟》只是暂时的策略,展现在眼前的只是表面,你们没有了解其中深意。”

    说话的是刘一凡。

    顾云墨抬起头,眼神中似有怒火:“突厥背信弃义,杀我唐人,占我疆土,理应奋起反击,夺回失去的土地,让死去的将士安心。”

    “你不要激动,我只是说说我的看法。”刘一凡放下酒杯。

    “你可曾看过这几年长安城里的乞丐,可知乞讨的人越来越多。”

    “你可知因连年战火,家中亲人是如何度日,你的老母亲哭瞎双眼你可知她的思念之情?马师傅家一妻一子常年在家可知受了多少苦?雪儿到今为止未曾看过自己夫君一眼,你可知这么多年的孤寂?”

    一连串的问题从刘一凡的口中说出,几人都不作声,顾云墨也低头不语,云儿在身后轻轻拽了拽他的衣袖,示意注意一下。

    刘一凡摆了摆手继续说道:“你觉得这里凄惨吗?”

    顾云墨看向刘一凡,竟然一时被他的气势所压住,默默的点了点头。

    “我告诉你,这里不算凄惨,至少你的母亲等到了你的回来,这里的妇孺虽艰苦度日,却能吃饱肚子,有余钱买布制衣。”

    “你可知其他地方不仅永远等不到自己的亲人归来,更是食不果腹,衣不蔽体,饥寒交迫,有甚者,饿死于街头。”

    刘一凡字字诛心,句句属实。

    每一字,每一句深深的刺进了顾云墨的心中。

    “之所以签署和平条约《渭水之盟》,那是为了这几年所造成的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的百姓啊。”

    “大唐人不惧生死,不惧敌人,天地可证。”

    “因常年的战火,大唐如今需要的是休养生息,条约不是退缩,也不是投降,而是避免在不利的条件下作战,稳定局势的一种策略。”

    “如此看来,此条约是为了稳固大唐的根基,为以后的发展,积蓄力量赢得了时间。这样更多的家人将会回乡探亲,更多的时间使大唐富强,并且没有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